“啊!啊!”姜曉洛叫了起來。
“這麼貴啊!”隋興國也很驚訝。
“我在超市看到的,瞄了一眼價格,以為是6毛錢,就拿了一盒,結果一結賬,說是6塊錢!”
常家傑有近視,度數還挺高,聽他這麼一說,姜曉洛和隋興國都笑了起來。
常家傑的家境好,但接觸時間長了,發現他還是比較樸實的,也沒看到他亂花錢,這6塊錢的泡麵他也覺得太貴了。當天晚上,姜曉洛和隋興國就沾了常家傑的光,三個人有滋有味地品嘗了一下6塊錢的天價泡麵。真的是一份價錢一份貨,這個泡麵裡不僅有調味包、油包,還有一小袋子蔬菜肉丁包,幹幹的,撕開撒在面盒裡,倒進開水,一會兒就化開了,跟木耳一樣,味道很鮮,特別是面湯,特別香,非常好喝。
到部隊的第二年,姜曉洛的津貼漲到了21塊錢,他偶爾也會犒勞一下自己,到小賣部買一兩袋貴一點的泡麵,外加一根火腿腸。
1990年9月22日,對中國人來說是一個盛大的節日,第11屆亞運會在首都北京盛大開幕。
上個世紀70年代末,偉大的中國經歷十年浩劫迎來了全中國全民族自解放以來又一次重要的大轉折——改革開放,開啟了塵封已久的國門。自此,整個國家開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綜合國力,帶領老百姓走向富裕。亞運會是中國舉辦的第一個綜合性國際體育大賽,表明中國走向世界,世界迎接中國。
教導隊接到上級的通知,組織全體人員收看亞運會開幕式,下午全隊人坐在隊裡的電視房,為中國歡呼,為中國驕傲。
10月,東西德合併。
國慶節後,教導隊也迎來了一個喜慶事——開春後養的豬在大家的精心喂養下茁壯成長,十幾頭豬前前後後下了一窩小豬仔,隊裡的豬圈實在放不下,只好留下十餘頭,其它的送到所裡的豬圈去了。
這兩天大家都沒有閑下來,喂豬的活多了一倍,關鍵還不在這裡,天漸漸地冷了,小豬仔體弱,需要時時看著,隊裡決定讓大家守豬圈,每天排班睡在豬圈陪著小豬仔。聽到要幹這活,大家直樂,覺得應該是一件挺有趣的事。
部隊西頭的豬圈,朝東有幾間廢棄很久的破房子,隊裡簡單地倒飭了一下,放了兩張床,就讓大家輪流值班了。陸其濤和陳長海是第一個值班,傍晚吃完飯,兩個人在隊裡簡單地洗漱一下,就夾著被子、枕頭去了豬圈,其他人結伴跟著去瞧熱鬧。
這天輪到了姜曉洛和孔兵,兩個人吃完晚飯就到了豬圈,聽前面的人說,晚上根本睡不了,夜裡要起來好幾次給小豬仔餵食,還要看看小豬仔會不會被母豬壓著,怕稍不留神就被壓死了。
姜曉洛躺在鋪著稻草墊的床上,聽著小豬仔嗷嗷直叫。夜裡11點,他們被鬧鐘叫醒,爬起來,趁著月光走到豬圈,把桶裡的泔水舀起來盛到小桶裡再倒進石槽裡,用長棍子敲敲地面,把小豬仔弄醒,趕到石槽旁,看著小豬仔拱著搶。夜裡3點和6點,兩個人又爬起來重複同樣的活,一夜就過去了。以後的一個月,大家又輪流睡了好幾次,小豬仔漸漸地長大了,這段有趣的陪豬生活也結束了。
上個世紀90年代初,國家的改革步伐還在繼續,老百姓的日子也一天天地好過起來,但傳統的生活習俗還有著頑強的生命力,一直被老百姓堅守著。每到冬天,當地人就開始醃蔬菜,主要是高根白和雪裡蕻,姜曉洛家裡每年都會醃上不少,早上當小菜就稀飯,還可以加些肉絲清炒,一個冬天,每天飯桌上的蔬菜基本上就可以對付過去了。
一家人還特別喜歡吃醃製腐爛的菜葉,俗稱“爛醃菜”,裝上一碗,爛乎乎的,放入姜蒜和幹辣椒,蒸上十幾分鐘,滴上幾點香油,撒上蔥花,很是下飯;也可以在麵粉裡摻些醃製的鹵水清蒸,叫做“面水”。這兩道菜都是老薑家的傳統菜,外面的人都說不健康,但一家人以外公外婆吃了一輩子活到八九十歲的高壽予以駁之。
去年教導隊剛剛成立,沒有趕上,今年隊裡早早地就開始準備,除了自己地裡種的,又從外面買了一卡車。大家課餘時間就去食堂幫助洗菜,然後晾在院子的圍牆上和食堂前朝陽的石臺子上,一根根綠油油的高根白和雪裡蕻整齊地碼在牆頭和臺子上,就像戰士列隊接受檢閱似的。曬上幾周晾幹之後,再一根根收起來,放到缸裡,每摞一層撒上一大把粗鹽,食堂的戰士穿著幹淨的雨靴踩在上面,一腳一腳地轉著踩,壓實後再摞一層,再撒上一大把鹽,再轉著身踩,一缸放滿後,用大石塊壓在上面,放在陰涼的地方儲存,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可以拿出來吃了。
醃菜還是很好吃的,早上用油過一下,鹹鹹的,很下飯,中午的時候加些肉絲炒一下就是一道菜,但這樣連續吃了一個月,大家終於受不了了,早上就稀飯還好,中午進了食堂,看見桌子上放著雪裡蕻炒肉絲就想吐,簡單地扒上兩口,回到宿舍吃泡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