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昔年一別,智淨師兄別來無恙啊。”
就在華嚴寺一行人落下雲頭之後,在渡臺上,來自苦陀寺的一位高僧,主動上前來與智淨寒暄道。
“呵呵,原來是智明師弟,百年不見,師弟佛法又高深了許多。”智淨連忙客氣回道。
七寺九院的高層相互之間異常熟識,大家都是以佛以戒為師,平輩之間自然是以師兄弟相稱。
“師兄過譽了,師弟只不過是虛度光陰罷了,卻難在佛法上更進一步。”智明禪師一副不敢當的神色客氣道。
“師弟過謙了。”
“哪裡哪裡......”
智明禪師在智淨寒暄時,似乎是在無意間掃了眼跟隨在他身邊的楊文興三人。
暗自在心裡記下後,又轉過話頭,以溫和語氣對與他同行的三位年輕僧人道:“宗渡,宗清、宗回,還不來拜見智淨大師,與華嚴寺的諸位同道。”
隨著智明大師這番話語說出,那三名僧人聞言後便合十手掌,上前對華嚴寺眾僧打過招呼。
楊文興等人見狀也立即上前紛紛回禮,另外又多道了一句,‘見過智明禪師’。
雙方打過招呼之後,華嚴寺眾僧的目光不禁有意無意的多看了宗渡一眼。
之所以會是如此情況,只因大家發現,這宗渡和尚竟然是一個口痴。
不過,對於修行中人來說,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眾人很快就不再去關注了。
那宗渡和尚相貌平平,一副老實巴交的樣子,此時面對眾僧審視的目光,面容之上也是一副不為所動的神情,定力頗深。
在楊文興的眼中,這三名年輕僧人當中,宗清與宗回,倒是無甚可說,境界實力與宗善相當。
倒是那落在後處一步,一臉平靜的宗渡和尚,卻有些許不同之處,楊文興難免對其稍微留意了一番。
此人的不同之處,不在於他的口痴之疾,而是在於其功法路數的特殊。
“如果所料不錯,這位宗渡和尚應該就是苦陀寺佛子了。”楊文興不禁在心中猜測道。
雖然這宗渡和尚明顯有些口痴之疾,但能被選為一寺佛子,怎麼也不會是簡單的角色。楊文興不是以貌取人之輩,不會在心中偏頗判斷。
......
在雙方又簡單的聊了幾句沒有任何營養的寒暄之語後,智淨便以安置落腳之地為藉口,帶領華嚴寺眾僧,告辭離去了。
等華嚴寺眾人走遠之後,智明禪師神色一肅,悄悄與宗渡傳音,提醒道:“此次要多注意那未剃度的華嚴佛子。此人.....有些不簡單,看似修的是【菩薩禪法】。不過,我又在其身上感覺到了阿羅漢道的痕跡,極可能是雙乘同修,另外此子的神通路數頗為隱晦,實在是奇也怪哉。”話到最後,就連智明禪師這位七識高僧,也不由得對楊文興的路數有些拿捏不定。
楊文興並沒猜錯,苦陀寺的三位年輕僧人當中,確實是以宗渡為首。
智明禪師主動接近華嚴寺一行,打招呼只是其次,最主要的當然是為了探聽虛實。
他相信智淨自然也能體會到這點,對於此事,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罷了。
“另外。就在華嚴佛子身邊那一臉昏睡相的小僧,應該是修的【大夢禪法】,頗有幾分火候.....你也要多注意一下。看華嚴寺的架勢,是要在這次發力了啊......”智明和尚接著補充道。
這次華嚴寺派出的三人,讓他有些警惕的只是楊文興與宗法。至於宗善,則自動被他忽略了。
宗渡聞言,雙眼微眯了一下,在猶豫了片刻後,老實傳音回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