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禮明鼻子一酸,擠出一個笑容:“當然可以。”
幾天後,收拾了行裝。
大宋前任太宰,坐上了回應天府的馬車。
外面寒風瑟瑟,徐處仁依靠在車內,臉上平靜而安詳。
耳邊彷彿傳來了一聲聲鐵錘敲打剛剛從火爐裡取出的鋼鐵的聲音,聽到火槍和火炮在廣闊的疆場聲震天動地。
閉上混濁的雙目,似乎看到了樓宇重疊,文人騷客爭相在東京城留下千古詩篇。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大約半個月後,徐處仁抵達了應天府谷熟縣的徐家村。
路邊的孩童正在玩耍,大人們坐在村頭,享受著冬日午後的陽光。
大宋邸報鄉村報社門口,有幾個年輕人正在討論今年朝廷對農桑的新政策。
看見一輛馬車行進來,正在玩耍的孩子們都湊上前去。
“大人,我們到了。”徐處仁的兒子徐清從馬上下來,他走到馬車門口,上去,將自己的父親攙扶下來。
徐處仁是神宗元豐年間的進士,此去已經有五十餘年。
自取了進士,徐處仁便再也沒有回過這裡。
前面走過來一個少年人,不禁問道:“這位官人,您從何處來,要找誰?”
徐處仁微微一怔,這一刻,他不禁想起了前唐著名詩人賀知章的那首詩。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徐處仁咳嗽了兩聲,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道:“我回家。”
早已物是人非,老舊的房子都拆掉了,唯有那顆大樹還在啊。
年少的時候,那顆大樹還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那時,他經常躺在大樹下讀書,一讀就是一天。
母親在家中做飯,做完飯會叫他吃飯。
徐處仁在徐清的攙扶下,坐在大樹下。
他彷彿又聽到母親的聲音,彷彿看見一個少年人從樹下站起來,走進屋子裡,夕陽灑了一地。
幾天後,徐處仁病逝的訊息傳到皇宮。
望著滿地的落葉,趙桓頗有些傷感:“秦卿,你說,朕是不是有負于徐相公?”
秦檜在一邊道:“陛下與徐相公君臣相知,徐相公深知陛下苦衷。”
趙桓嘆了口氣:“厚待徐清,此事不要聲張。”
喜歡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請大家收藏:()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