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點上面,皇帝和宰相出現了分歧。
而鐵路則是趙桓讓大宋崛起的最重要的一環。
左思右想之後,這一日,皇帝宣佈成立了一個新的衙署,叫做鐵道司。
鐵道司全面負責大宋未來的鐵路建設。
司比府要低一級,由海軍大臣虞允文兼任,且鐵道司卻直接像皇帝彙報,直接跨過了政事堂。
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資訊,皇帝正在從政事堂剝離出一些權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至少,皇帝正在全力扶持虞允文。
有人在猜想,今年七十二歲的徐處仁,是不是開始慢慢要退休了。
而經歷了八年的新政之後,徐處仁的門生遍佈天下,朝廷內外有無數官員是徐處仁一手提拔。
儼然正在形成新的黨派。
在新人的提拔上,皇帝都避開了徐處仁的人。
這足以說明,未來首相人選,一定不是徐處仁的人。
也有人說,是徐相公幹涉了太子的人選,正在被皇帝疏遠。
甚至還有人私下猜想,徐相公支援崇國公繼太子之位,與皇帝想法相左,所以受到了皇帝的冷落。
要知道,東宮之位可是關乎到江山社稷。
萬一皇帝不願意立崇國公,一心想要擁戴崇國公的徐處仁地位自然就尷尬了,為了平衡未來朝野的格局,所以皇帝打算開始慢慢疏遠徐相公。
甚至鐵路的修建,其實並不是皇帝真正要發展鐵路,而是要分化政事堂的權力。
當然,這些都是大臣們私下的猜想。
沒有人知道皇帝是怎麼想的。
其實趙桓的想法很簡單,只是沒有表現出來而已。
他單獨成立鐵道司,自然是因為鐵路的戰略性是非常高的,單獨成立出來,以確保鐵道建設的正常進行。
二是讓虞允文儘快參與到民政中來,畢竟趙桓對他寄予厚望,而徐處仁年事已高,隨時可能大病。
趙桓更願意在宰府大臣中,安排進入年輕新鮮的血液。
我發現很多讀者加群后問我劇情,但是回宋大群裡,都是親們各種嘮嗑的地方,有時候會把聊劇情頂走。
這個問題管理員跟我反饋了,所以建了一個vip群:。所有聊劇情的進vip群吧,我會在這裡面回答你們所有問題)
喜歡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請大家收藏:()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