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圖大師與僧眾盤坐於大雄寶殿中,日以繼夜為京都誦經祈福。祥雲寺門前亦聚集了許多善男信女,虔敬乞助上蒼庇佑。
花醫女臨行前,留下應對疫症的藥方以及許多剛剛製成的丸藥。用以分派給病人。邢御醫親自率領數名醫博士與京都有名望的大夫們一起應對這場比他們想象中更為嚴重的災異。
玉姝重新換上男裝,行走在各個病坊之間。她能做的不多,僅限於煎藥喂藥等等最簡單的功夫。玉姝不怕奔波勞苦,她最怕的是,昨天還有希望復原的病人,今天就見不到了,而且以後都見不到了。
死亡,不知何時降臨在何人身上。極度的不確定性無情的錘鍊著玉姝脆弱的神經。
疫病面前,沒有貧賤之分。
寧太妃命數不佳,染上疫症。未免疫病在宮中蔓延,楊太后下了懿旨將寧太妃移送至宮外靜養。寧侍中將其接到自己府中,延醫問藥自不必說。
訊息傳到朝堂,楊相爺立刻提議,趙堯應當即刻出京躲避疫症。
趙堯手指輕敲膝頭,緘口不言。
楊相爺有此提議全在趙昇三兄弟意料之中,他們與趙堯商議決定,不能離開京都。趙堯身系一國安危,他要走了,民心渙散,很容易引起騷動。萬一東谷趁此機會渾水摸魚,後果不堪設想。
楊相爺在洛陽行宮安排了佳人國色,只等趙堯臨幸。趙堯自從登基以來,勤於政事,他連行宮在哪兒都不知道。楊相爺琢磨著,正好趁此機會,讓趙堯去洛陽住些日子,說不定就能相中哪個美人,將其帶回京都。
楊相爺暗戳戳的打他的如意小算盤。
趙堯主意已定絕不會更改,他仰起臉,掃視群臣一圈,最後定格在楊相爺臉上,朗聲說道:“朕自登基以來,一直沿襲先帝定下的政令。朕沒做一件益國利民的大事。京都百姓飽受旱情疫病磨折,全因朕德行有虧,雖然,朕與眾卿家去南郊乞雨,卻未能感動上蒼。朕反躬自省,心不誠為其一,人不睦為其二。”
少年天子龍袍加身,眸光堅定且從容。和玉姝擦肩而過的那個唇紅齒白的小和尚,彷彿是不可追憶的舊時風物。
遙遠,模糊,帶著光陰離逝的淺淺哀傷一去不回。
人不睦?大臣們面面相覷,想不通趙堯何出此言。楊相爺靈光一閃,但卻快的抓不住腦中所想。
趙堯停頓片刻,繼續說道:“先帝子嗣薄弱,朕只得襄王一個弟弟。可偏偏襄王犯上,與朕離心。萬幸朕尋回趙昇三人,他們不僅是忠臣良將,更是與朕骨血相連的兄長。
既然上天安排了我與趙昇三人的緣分,那麼,朕身為天子,就該與趙昇三人一同去南郊祭天。人眾且睦,定能跟感天動地。”
若是不能又當如何?楊相爺暗自問道。
方慕臺向來不會說好聽話,他又是個直腸子,楊相爺在心裡問,方慕臺敢問出聲,“陛下,若是不能,又當如何?”
喜歡凰矜請大家收藏:()凰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