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叫林志, 是燕啟的副將, 董翰青向他回禮:“燕將軍進來可好?”
林志道:“勞將軍掛念,都好, 如今西蜀混戰未停, 甘寧情況如何?”
董翰青臉上現出自得之色:“甘寧攻守自如,獨善其身當然不是問題, 現下西蜀被羌民腳亂, 朝廷的邊城駐軍弛懈日久,卻是一團糟,官府防守不疊,從大處看, 甘寧反倒同蜀地官兵一同成了西疆防線, ”他輕笑一聲搖搖頭, “真是。”
林志道:“西蜀的官兵雖然不中用,不過都是保護鄉民的好事, 將軍何必介懷。”
董翰青道:“這就是我找林兄來的原因,甘寧子弟今年已達萬數, 加之混戰未停,巴蜀的官員有招安之意。”
林志面色微微一變:“陳昂沒有答應吧?”
“怎會,”董翰青揚眉, “陳兄同當今朝廷勢如水火, 斷不會答應。可此事既然已經提了,就怕山中有些年輕人心思不穩。”他話鋒一轉,語中不覺帶了急切:“雲南形勢到底如何?燕將軍他…”
“將軍且再等等, 上頭無一日不防備,老皇帝雖然別的事不上心,對雲南可時時刻刻都堤防著,”他眯起眼睛,將手掌翻了個面,道,“王爺本人屬下不敢妄加議論,但咱們所有的舊部都在等機會,是以那天遲早會來,到時候燕將軍將甘寧收入麾下則順理成章,編軍之後,上萬兵士自然將以你為首將,將軍放心。”
董翰青方才提起此事,心緒便開始捺不住的急躁,聽見他再次承諾,才將情緒壓了下去,道:“好,如此,我且等著。”
林志眼中露出興味之色:“將軍有統帥之才,十餘年前我便知道,只是現在甘寧皆以陳昂為尊,到歸軍之時,若兵士們不願以將軍為首…”
“這就不勞林兄費心了,我這十幾年的二爺,也不是白當的。”當然,也當夠了。
林志頷首笑笑。
董翰青道:“如今甘寧形勢很緊,我便先告辭了,再會。”他是趁著陳昂受傷昏迷才出來的,被人發現了可不好。
林志道好,沖他拱了拱手。
董翰青沖手下招招手,兩人一同走下山路,將馬牽來。
天氣漸熱,馬匹走了一段路之後,便往溪水旁邊湊,董翰青心想附近也無人煙,一時半會還找不到歇腳的地方,翻身下馬,拿出水囊灌水,手下跟著他過來,洗了把臉道:“將…不,二爺,屬下有一事不明。”
董翰青喝了幾口水,重新將水囊灌滿:“你說。”
“二爺為何不將少爺尚在人世的訊息告訴燕將軍?他若是知道此事,必然十分欣喜,對甘寧也會更重視一些的。”
董翰青道:“老張,你跟著我也有十多年了,怎麼腦子還是不會轉彎,燕將軍若知道他兒子還活著,又成了老三,將咱山上那些人拿的死死的,還願意將甘寧子弟交到我手下嗎?所以得等甘寧歸軍,把將印攥到手裡,才能此事告訴他。”
老張摸摸頭:“可萬一他們父子提前相認了,燕將軍豈非要怪您知情不報?”
董翰青輕笑一聲:“以少爺如今對將軍排斥的程度之深,他甚至都不想承認自己姓燕,你沒聽見他從廬州帶來的那個丫頭還叫他蕭廿麼,所以即便他知道將軍燕啟是他的生身之父,也絕不會去主動相認,我擔心什麼。”
老張恍然,欽佩道:“還是二爺想的周到。”
董翰青站起來,將水囊掛在腰間,道:“咱趕緊上路罷,出來三天了,再不回去,該惹人懷疑了。”
前路晨光清亮,讓人心清也豁朗了起來,董翰青騎在馬上,不自覺地哼出了幾個調子。
萬餘人皆歸自己統帥,想想就覺得心潮澎湃。
. . .
又過了兩天,董翰青還沒回來,蕭廿去同羌人交戰的地方看了看,在甘寧的混戰已經告一段落,幾乎看不到滋事的兵民了,谷口一片平靜,沒發現他的身影。
他蹙起眉鋒,問一旁的看守:“董叔什麼時候離開的?”
對方目露茫然,環顧了一圈,道:“沒注意,不過五六天之前清理場地時我們還看見過他。”
蕭廿倒也不是很意外,董翰青是二爺,要去什麼地方自然不用特意跟手下人交代,他往外走,想尋別的人問問,身後張楊卻找了過來:“三哥!大爺醒了。”
蕭廿一怔,未再做停留,轉身回去了。
陳昂剛睜開眼,頭上還纏著細布,卻跟沒事人似的,和沈元歌談笑風生,看見蕭廿來了,招手讓他坐過來,不防上半身受到牽動,一陣天旋地轉,忙用手抵住了額角,笑道:“我現在可算知道元歌傷著頭是什麼感覺了,屋子都是晃的,阿崇,你坐下。”
沈元歌道:“我上次還叫傷麼,舅舅若不舒服,就再躺一會兒。”
陳昂擺擺手,看向蕭廿:“你又跑到哪裡去了,我聽他們說羌民都去了旁處,怎麼還坐不住,元歌來這裡也一年了,我看等這次的事情平息下來,你們兩個就把喜事辦了,人家姑娘不說,你一個男子漢還推來推去的,像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