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就是婚姻自主,婚姻自由,這個在《紅樓夢》以前,在我們古典小說、古典戲曲裡頭,宣揚這種自由戀愛的戲劇小說也是有的,像是最有名的《西廂記》、《牡丹亭》。
但是這個你要仔細比一比就有時代的差距,《西廂記》雖然是張生、鶯鶯不尊老夫人的命令最後自由結合了,但是最後《西廂記》的結局還是張生考上狀元,然後皇上賜婚,最後大團圓。
一定是在婚姻問題的整個過程中間第一步是越軌了,但底下呢,越過以後又趕快彌補自己,完全按照封建理法規定的道路一步一步走。
走到最後皇上賜婚,封建禮法加上了應急,合法了,沒問題了,就算完結了,沒有反抗到底。
而且他的戀愛方式是一見傾心,在府殿上面一見面就覺得漂亮的不得了,那就定了,這是一個。
《牡丹亭》柳夢梅也是一樣的,這個男女兩個雙方還沒有見面,做夢,最後也是封建皇帝賜婚,最後也是得到封建統治階級的承認了。
曾經一度越軌的婚姻最後納入封建的理法的軌道了,因此它原來的有一點點的叛逆性也被消滅掉了,彌補過去了。
到了《紅樓夢》就完全不一樣了,賈寶玉跟林黛玉這個戀愛的發生並不是一見傾心,雖然第一次見面覺得這個人好面熟,好像見過似的。
這是寫的一種心裡的感應,一種好感,但是並沒有發生愛情,相反兩個人在一起生活很長時間,也不斷吵架,吵架又友好了。
此後中間薛寶釵又來了,挺聰明,也長得很漂亮,三個人在一起,還有後來的史湘雲,其他女孩子一起,都來了。
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賈寶玉跟這些人在一起,也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沒有確定的寫他喜歡那一個,這就顯得《紅樓夢》的戀愛方式已經不是一見傾心。
而是已經是在長期生活當中漸漸地瞭解,最後在長期的瞭解過程中間最後形成他們的愛情,《紅樓夢》的這些地方還是寫得非常清楚的。
就是剛才提到的那個薛寶釵給他講到仕途經濟,他翻了臉,這就是一個標誌。
就說明賈寶玉在愛情問題上還有他自己的一個思想標準,我是根本不願意仕途經濟的,他們極力要走仕途經濟道路,那和我是兩回事。
所以《紅樓夢》裡所描寫的婚姻,一個是選擇,不是一見傾心式的,是要長期的熟悉。
第二個志願思想要一致,如果思想不一致就無法結成終生的伴侶,這《紅樓夢》裡寫得很清楚,而且思想一致不是選擇那個另外一個一致,必須是帶有叛逆性質的這種思想他才合自己的胃口。
所以跟林黛玉他就完全不一樣。
同時賈寶玉也講得很清楚,襲人說你跟林妹妹不這樣,她跟你發脾氣,你反而跟她討好,他就回一句林妹妹從來不講什麼仕途經濟,她講這個話,我也和她翻臉了。
這個標準講得非常明白,非常清楚,所以《紅樓夢》裡在婚姻問題上面樹立了一個自己的標準,就是要漠視木石前盟,不要金玉良緣。
也就是說封建時代的門當戶對,一些選擇的標準全對他無效,他必須自己選擇。
我現在講的賈寶玉、林黛玉的婚姻的問題,主要是根據前八十回的本子,因為這才是曹雪芹本人的思想,不是後人竄改過的思想。
那麼在這樣一個封建時代,提出了一個婚姻自主、婚姻自由、戀愛自由這樣一個思想,那可真是了不起。
《紅樓夢》沒有這種口號,沒有婚姻自由、婚姻自主這個口號,但是他寫的行動就是他自己的口號的實現,所以這一個思想在當時應該是非常了不起的。
老先生認為這個思想就帶有現代人的思想,因為今天的婚姻戀愛也不都一樣嗎,一個是不是一見傾心,再也沒有什麼一見傾心的事情。
總得要互相理解,再一個,總得要想一致吧,不能完全兩回事嘛,所以老先生覺得曹雪芹的這種婚姻理想,包括他前面說的人生道路的理想,都是我們現代社會人的一種思想。
要知道古代哪有這種思想,都是一個在家裡父母,一個在社會上的朝廷規定的,所以賈寶玉的人生道路的思想,賈寶玉的婚姻自由的思想,都是近現代人的一種思想。
像是《紅樓夢》裡寫到尤三姐最後拔劍自殺,為什麼呢?
因為別人評說她好像品性不好,她也有口難辯,所以最後就拔起鴛鴦劍自殺了。
可以說這一個情節非常重要,說明當時的封建的倫理道德的壓力對婦女們有多嚴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稍微一點別人說的品行不好,這就抬不起頭來了,再也沒辦法做人了。
本來說的好好的,柳湘蓮要娶她了,一下子柳湘蓮聽別人說這個人品行不好,馬上就要把鴛鴦劍拿回去,尤三姐覺得再也沒有意思活著了,拿起寶劍就把自己殺了。
前面就講的關於《紅樓夢》的時代。
那麼《紅樓夢》裡還有一個重要的思想,就是曹雪芹講的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他看到女兒就心裡清爽,看到男子就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