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他這兩個字就抓住了這個精神中心,然後魯迅先生對《紅樓夢》的藝術沒有多講,但是他提出一個最重要的命題。
哪個命題呢,伏,埋伏的伏,他說伏線,就是伏在那裡邊的一個線索,他特別注意這一點。
他看到《紅樓夢》裡邊的藝術,一個最大的特點,或者說個性,就是這個伏線。
而且他評論敘述,比如說高鶚的後四十回吧,好壞是非是以符不符合原著的伏線為標準的。
你看這個重要不重要,太重要了。
那麼你們就要說了,什麼叫伏線呢,就是開啟書一開頭處處句句裡邊都有埋伏,裡邊藏著東西。
那表面上是一層意思,但一細想,它這個是指那邊,伏在那裡,埋伏在那裡。
這個手法貫徹了全書,魯迅先生一眼就看出來了,而且明白指出來。那些我剛舉的蔡、胡、俞都不講這個,好像對這個不太敏感,或者說也沒有把它當回事。這個伏線是怎麼回事呢,這就是藝術,這個藝術很特別。
你們知道,宣統三年,民國元年,兩次印齊了的最早出現的真正的《紅樓夢》原本。
所謂原本就是接近原本,就是由正書局出版的戚蓼生續本。
那個戚蓼生作的序裡邊就說了,他已經就感受到,他是乾隆末年的人。
他舉了兩個例子,他說古代有一個人,寫字左手能夠寫草,右手能夠寫楷,同時寫,寫出兩張字來,完全不同。
這怎麼回事,我真不知道這應該怎麼叫。這叫精神分裂,那不對,精神分裂是瘋了,它這個五官可以分開用。
他又舉一個例子,好像這個人有兩個喉嚨,唱出來,比方說,一個是梅蘭芳,一個是馬連良。哎呀,這個又太奇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說,我聽說過,可是我沒見過。但是,我現在在《紅樓夢》這裡見到了,比那個還奇。
曹雪芹是一手寫出倆字來,寫出兩張紙來,一喉出兩個聲音。
這個對於熟悉《紅樓夢》、《紅樓夢》版本、紅學常識的聽眾不是新鮮事。
我為什麼還要重複呢,我們是結合我們中華文化藝術的這些大道理來重新認識一下,加深我們的理解,是為了這個。
朋友們,你們又要問了,你剛說一個個性,突然又來一個伏線,你這是幹什麼呀,這不是兩截嗎,不兩截,它那個伏線貫穿著全書,涉及到它的章法,涉及到它的寫法,涉及到它的藝術的深度、層次,這個是麻煩極了。
比如說一上來有一個《好了歌》,甄士隱做了註解的,每一句都是伏線,那裡邊說“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笏,笏板,做官的用的,象牙的,帶彎的,見皇帝時拿著的,床不是睡覺的床,古代的床就是擺東西的架子,這個大富貴之家,他們做官那個笏板下了朝來都擺在那兒,都擺滿了。
“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當年那個繁華,現在一看,一堆荒草,一根衰柳,這就是榮國府大觀園的變遷。
後面那句,“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
這都幹嘛呀,每一句一個埋伏,伏在那兒,指的是後面的一個人。
那麼也就是說,他寫的這裡,他的心血精神一直貫穿到那邊,後半部分,這一個大手法是他的個性。
這個個性是他運用了我們傳統的這個伏筆,這個伏筆不是他造的,但是他這樣運用,而且貫穿全書,是他個人的,所以叫個性。比如說咱們舉例子,還可以當笑談說說,幫助你們想一想這個伏筆的重要。
連說相聲也得講伏筆,你們還記得侯寶林說光緒皇帝死了以後,諸位大京劇家都改行,對吧。
……
……
……
喜歡買宋請大家收藏:()買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