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說到唱老旦的龔雲圃,這個老旦有什麼特點呢,據說有腦後音。
要知道出來那個聲音,那個時候可是沒有擴音器的,卻依舊能灌滿了園子,讓你聽著有金石之聲。
金少山那個動靜也是如此,聲振屋瓦,那個功夫,黑著起來就得練嗓子。
好,還比如侯寶林怎麼表現龔雲圃,他一上來先誇,那真好聽。
一上來那個第一口的,他先學那個叫板,我可學不了,哪位替我學學。就是叫苦,一個苦字,苦啊,來一個這個。
你在聽到這個的時候,你什麼也沒想到,這大伏筆對吧。
然後他又說了幾句話,這個龔雲圃還走著臺步,還帶著鼓點,挑著菜擔子,裡邊有黃瓜。
出來個老太太,賣黃瓜的,過來買兩條,他然後又說了,北京的老太太買東西麻煩,怎麼麻煩,她得嚐嚐,不甜她不要,又一個伏筆。
你聽到這兒,仍然不懂,這幹嘛,這不都是閒話嗎,他後來才說了,因為有了僱主了,他得把這個黃瓜擔子挑去,讓老太太買。
這麼一挑,一摸肩頭這個疼啊,他又想起叫板來,苦啊。
老太太說,苦的,不要了。兩伏筆,一個苦一個甜,開頭就伏在那裡,到這個時候兩個伏筆發生了作用。
你看看,這個伏筆在藝術上起著什麼作用。
當然了,老先生的意思不是說《紅樓夢》的伏筆跟這個一樣,當而是相當於打個比方,讓大家開動腦子,知道這是伏筆。
可能又會人會問了,那就是舉完了侯寶林的例子,能不能舉舉曹雪芹的例子到底什麼呀,而且要舉那個最典型的。
怎麼說呢,所謂一神一道,兩位大仙人,把這個大石頭用幻術點化成一塊美玉,“袖”到了太虛幻境,警幻仙姑面前掛了號,把它攜入紅塵。
先告訴石頭我把你帶到什麼地方去呀,昌明隆盛之邦,“昌”帶一個日字,“明”帶一個日字,太陽在《易經》裡邊是乾卦,乾,底下一個“隆”明白出來了,“昌明隆盛”就是乾隆朝,
底下一句“詩禮簪纓之族”,這個家族又講詩、講文,高文化。最後一句,“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之鄉”。“花柳繁華之地”,大觀園。“溫柔富貴之鄉”,怡紅院。
那麼就是它這個大圈圈,一直這麼歸攏,歸攏到榮國府大觀園。
大觀園一個核心的地點是怡紅院,因為賈寶玉才是全書真正的惟一的大主角,怡紅院是整個《紅樓夢》的核心。
這個沒什麼問題。但是他怎麼寫這個地方,我們今天要略微地理一理。
他怎麼出怡紅院,怡紅院什麼樣,說到這兒我又打個岔頭。
這麼一部大書,千頭萬緒,曹雪芹自己說這個榮國府男女至少有幾百口人,每天的事少說也有二三十件。
我從哪一個方面,哪一個頭緒著筆、落筆寫起呀,一點不錯。
他構思這麼一個偉大無比的大書,僅僅是這一點讓我們想一想,他真是了不起。他整個一個大布局安排,這些人怎麼擺,
好了,回到怡紅院。我舉這樣的例子,請各位想一想,怡紅院,誰進去了,你看過嗎,進怡紅院的外人,比如說胡庸醫濫用虎狼藥,為了給晴雯看病,進去過一回。
他那個矇頭,暈著了,他什麼也沒看到,他就看見晴雯這個美人,那真是個庸醫。
這不能算,真正進怡紅院的是誰,賈芸。賈芸是開玩笑,認了寶玉做父親,他說了一句話,說你沒事到我這兒來,你別跟那些下三爛兒混。
他是好意,給他一些文化教養,賈芸當然是樂不得的,找了個機會進了榮國府大觀園。
賈芸進去了,第二個誰進去了,劉姥姥。劉姥姥怎麼進去的,那個有趣了,你們都記得,她吃醉了,她從廁所出來頭昏腦脹,不認得路了,一下子摸到怡紅院,從後邊進去了。
劉姥姥進了怡紅院還不說,還睡在寶玉的床上,這幹嘛,這叫閒文,這是為了取笑好玩。
你瞧瞧,你那麼尊貴,我非讓一個鄉村的最貧的他們認為是髒的不乾淨的,一個老婆婆來給你床上開開玩笑,是為這樣,那就太淺薄了,曹雪芹不幹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