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就讓你感覺到這個就在那兒,就是活的。
我今年兩次給老外講《紅樓夢》,一個老外就像我反映這個,說我讀《紅樓夢》,那個人就在這兒,我就看見,也沒寫他別的,這是怎麼回事?
你說我怎麼回答,我跟這個老外為這一個問題要講整個中華文化的精神,我辦得了嗎,那時間也就是這樣的時間。
好,這一點說到這為止,然後我換一個方式。我想引魯迅先生的一些看法。
因為講紅學,19世紀20年代之初出現過幾位大家,就是蔡元培、胡適、俞平伯,人人盡知。
你看看他們那個眼光,那個實力,那個悟性,遠遠跟不上魯迅。
魯迅不是紅學專家,僅僅做了一部《中國小說史略》,裡邊的第二十四篇是專講《紅樓夢》。
他的大題是《清代的人情小說》,不是政治小說,不是歷史小說,不是什麼性理小說,不是革命小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到清代末期,對《紅樓夢》的解釋已經有十多種了,魯迅說都不是。
人情,它是寫人的感情,那個人情不是人情世故,送紅包。
你知道送紅包在老社會里邊那叫人情,送點人情。
真,他這兩個字就抓住了這個精神中心,然後魯迅先生對《紅樓夢》的藝術沒有多講,但是他提出一個最重要的命題。
哪個命題呢,伏,埋伏的伏,他說伏線,就是伏在那裡邊的一個線索,他特別注意這一點。
他看到《紅樓夢》裡邊的藝術,一個最大的特點,或者說個性,就是這個伏線。
而且他評論敘述,比如說高鶚的後四十回吧,好壞是非是以符不符合原著的伏線為標準的。
你看這個重要不重要,太重要了。
那麼你們就要說了,什麼叫伏線呢,就是開啟書一開頭處處句句裡邊都有埋伏,裡邊藏著東西。
那表面上是一層意思,但一細想,它這個是指那邊,伏在那裡,埋伏在那裡。
這個手法貫徹了全書,魯迅先生一眼就看出來了,而且明白指出來。那些我剛舉的蔡、胡、俞都不講這個,好像對這個不太敏感,或者說也沒有把它當回事。
這個伏線是怎麼回事呢,這就是藝術,這個藝術很特別。
蔡義江先生人認為處處都寫月色。
你看,它是月色就是月光照下來的情況。這一點很重要。請你們注意,律詩的題目跟內容要扣得非常緊,寫月亮與寫月色是不一樣的;你寫月亮的話,月色只能夠順便帶到,主要還是講月亮,如果寫月色只是寫月色。
但是,薛寶釵也有話沒關係,多寫幾首就好了,詩啊,本來就是從胡說來的,從胡說八道來的。
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第一佩服薛寶釵,第二就佩服曹雪芹。多大的膽量講這句話,詩是從胡說八道來的。
也就是如果詩沒有胡說八道的膽量,你就不能領會它的好處。
……
……
……
喜歡買宋請大家收藏:()買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