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買宋 > 第398章 任重道遠

第398章 任重道遠 (第2/3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女陰陽師之午夜驚魂 [綜穿]這日子沒法過了! 異界擺攤,縣令催我快出攤 戒指?當然是彭格列! 我的哥哥是王子殿下 廢材鬼王 Neverland 我應該算喪屍吧 末日刁民 危機指引 體壇大亨 火影之妖魔角都 詭蝕嬰 海賊王之神秘巨星 末日之無上王座 天生中二病 如夢隨風渺然去 全職高手之未末此若 逆生行 綜影視炮灰黑蓮花逆襲攻略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鄧玉涵譯述的《泰西人身說略》畢拱辰的《人身說概亭》,康熙年間,張誠和晉曾編譯《人體血液迴圈和坦尼斯的新發現》第九卷;南懷仁與利類思等編《西方要紀》,曾述西藥製法;石鐸綠(1676年來華)編的《草木補》,是西洋藥物最早傳入中國的書。

以上西醫書籍的介紹,對中國醫學界產生了一定影響。

還有輿地學,元明時與海外的交流人們知地球之形狀,利瑪竇等傳教士的到來使人們得知有五大洲及地球居於天中之說,而艾儒略著《職方外紀》,給圖立說,是“為吾國之有五洲萬國地誌之始”。

地圖方面,李之藻譯刻過利瑪竇的《坤輿萬國全圖》;龐迪峨翻譯《萬全國圖》,後業艾儒圖增長率補,乾隆年間來中國的蔣友仁曾向清王朝進《增補坤輿全圖》及新渾天儀,奉旨翻譯圖說。

何國宗、錢大昕“為之譯潤色“(《田壽人傳》)清康熙帝利用來華傳教士八年間對清朝疆域進行一次全國性測繪,並繪《皇朝全覽圖》實為一樁壯舉,而且為以後的地圖出版提供了藍本。

1622年艾儒略編譯《職方外紀》,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漢文撰寫的世界地理著作。

《四庫全書提要,職方外紀載“五卷,明西洋人艾儒略撰;其書成於天啟癸亥,蓋因利瑪竇、龐迪峨舊本潤色之,不盡儒略自作也。所紀皆絕城風土,為自古輿圖所不載。??分天下為五大洲,一曰亞西亞洲,二曰歐邏巴洲,??三曰利末亞洲,??四曰亞墨利加,??五曰墨瓦蠟尼加。前冠以萬國圖,後附以四海總說”。

而在語言文學方面,1605年,利瑪竇用拉丁文為漢字著音,撰《西方奇蹟》,1625年,金尼閣和王徵合作,在利氏拉丁字母拼音方案上擴充修改,完成《西儒耳目資》一書,我國語言學家羅常培先生指出,該書的重要性首先在於用羅馬字分析漢語的音素,使向來被人看作繁雜的反切,變成簡單的東西,其次,用羅馬字母註明字的字音,使現在對於當時的普通音仍可推知大概,再有,給中國的音韻學研究開闢出一條新路。

文學方面僅有利瑪竇在《田奇人十篇》和龐迪峨在《七克》中介紹翻譯過伊索寓言。

1625年,金尼閣和張賡合譯《伊索寓言》選譯本,選寓言二十二篇。

當然,這裡面也有西方宗教,西方宗教傳入聖經、經院哲學、禪學文獻的翻譯

西方宗教在我國傳播,歷史悠久,柳治徵在《中國文化史》中寫到“西教之入中國地久矣,在唐為景教,在宋為一賜樂業教,在元為也裡可溫教,皆在中國書籍碑版,信而可徵者。

外史載元代耶教人之入中國者尤多,然其教在中國無大關係,僅如摩尼、襖教等,得一部分之信從耳。

景教經文化入中國,雖我譯文,亦未傳播,一賜樂業教經僅基於寺,其數更不適景教之多,教外之人初不受其影響。

其者,惟可供考古者之研索耳。

中國耶教之盛,實由於歐洲之改革宗教,由印度滿剌加而漸及於中國,自利瑪竇等來華,而文士信者眾。??教士之入中國也,習華語,易華服,讀儒書,從儒教,以博中國人之信用,其教始能推行。其所譯述之經籍,雖未能如釋氏之學之深博,而歷算、格致之學,實足以開近世之風氣。??”

同時明清時期,海禁大開,隨著西方商船而作為其武力征服東方的傳教士們個個身懷絕技,他們的譯著不僅開啟了中國近代科學事業發達的大門,而且為中國近代文藝,特別是中國近代翻譯事業高潮的到來鋪墊了道路。

除了在科學翻譯方面的成就,耶酥會傳教士們還翻譯著述其宗教典籍,並借翻譯經院哲學代表人物亞里斯多德著作傳播其思想。

這個時期的譯著有1624年畢方濟譯的《靈言蠡勺》,631年傅與李合譯《明理探》。

此外,高一志根據高因勃拉大學的講義編譯了《空際格致》;康熙二十二年,南懷仁又翻譯《窮理學》六十卷,進呈御覽。

亞里斯多德的形上學主義唯心哲學和地球為宇宙中心學說為基督神學體系植入理論源泉,正如列寧所說“經院哲學和僧侶主義抓住了亞星斯多德學說中僵死的東西,而不是活生生的東西《尋求、探索、迷宮、人迷了路,(列寧《亞里斯多德〈形而上學〉一書摘要》。

神學方面譯品有利類思譯的《超性學要》;安文思譯的《復活論》,兩者均根據托馬斯?阿奎那所著的《神學大全》。

關於《聖經》的譯本,宋朝時期即有人譯《摩西五經》,元朝時馬可波羅來華時也曾傳播過《聖經》。

耶酥會士賀清泰用官話譯過《古新聖經》,徐宗澤說他譯的“文欠淵雅”。

崇禎八至十年(1635—1637)艾儒略譯《天主降生言行紀略》,又名《出像經解》,文中資料多取自《新約》,是《聖經》最早的漢文節譯本。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此外,他還節譯《舊約創世紀》,光緒十四年(1888年)編入《道原精萃》。

教會中《聖經》有多種譯本,最初譯者有葡萄牙傳教士陽瑪諾譯《輕世金書》,其後蔣友仁譯《輕世金書》,王君山(1837—1867)改用白話翻譯,書名《遵主聖花》。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女主都和白月光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