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買宋 > 第398章 任重道遠

第398章 任重道遠 (第3/3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七日通靈 鬥營 重生之女翻譯官 娘子,吃完不許逃 霽雨初晴 春有百花冬有雪 重生之女配複仇記 徒弟個個都很拽 廢後也瘋狂 妃常神秘 犯上逆臣:從娶公主開始 從零開始的劍神 醉紅顏:朕的傾城鬼後 美人藏心 榮耀之愛 女帝 世間情深至蘭極 初遇時他還是少年[重生] 星際幻想Z 星際女教父

此外還有教士柏享理用文言改譯的王氏譯本;陽瑪諾譯的《聖經直解》為聖經學習提供了幫助。

宣揚天主教教義的書有羅明堅譯《天主聖實錄》,高母羨1593年在馬尼拉出版的《天主教教義》;利瑪賽在南昌刻的《天主實義》,湯若望譯的《主制群徵》;宗教傳記多種。

此外,明清間的傳教士還翻譯中國文化經典和文學作品,向西方介紹中國傳統文化和孔子,充當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第一批文化使者。

據載現存最早的中國書西譯本是羅明堅用西班牙文譯的《明心寶鑑》。

其他傳教士如利瑪竇曾用拉丁文譯中國四書,郭納爵(ignaiusdesta,葡萄牙人,1634年來華)和殷巴鐸(prosperintorcetta,義大利人,1659年來華)用拉丁文合譯《論語》、《大學》、各為《中國的智慧》;殷世鐸譯《中庸》,稱為《中國的政治道德學》;柏應理譯《中國之哲學家孔子》;衛方濟譯以拉丁文譯《四書》、《孝經》、《幼學》;金尼閣於天啟六年(1626年)譯五經為拉丁文,出版了我國經典的最早西澤木。

此外,傳教士宋君榮還曾譯《詩經》、《書經》、《易經》等等。

他們的實踐為後來來華的新教傳教士們提供了榜樣,為中國翻譯史奠定了翻譯實踐和研究的新正規化。

來華傳教士還根據他們的翻譯實踐,對翻譯提出了可供參考的見解,就翻譯技巧而言,為了忠實於原文,勿寧說他們對典籍內容理解不足,多采用直譯方法,例如衛方濟(franisnoe,比利時人)採用直譯法譯《四書》、《孝經》等,連書名也不例外。

譯《大學》為《成年之人學》,譯《中庸》為《不變之中道》、《古新聖經》評序中談到“翻譯《聖經》的人,虞誠敬慎,惟恐背離《聖經》本意,《聖經》大道即錯亂了,那翻譯的名士也知道各國有各國文理的說法。

他們不按各國本國文章的文法,完全按著《聖經》的本文之意,不圖悅人,惟圖保留存《聖經》的中文文意,自古以來,聖賢既然都是這樣行,我亦效法而行,共總緊要的是道理,貴重的是道理,至於說的體面,文法奇妙,與人真正善處有何裨益”,他一方面強調完全按照“本文文意”的直譯法,另一方面在翻譯中又新增了不少補充文字與詮釋。<esegg)認識到語言和翻譯是傳教不可缺少的工具,曾用直譯法譯《論語》中的人名、地名、文化詞等等,法國傳教工賀清泰雖然在被豐鴻銘諷為“穿著清朝服裝的英國人”。

他們的翻譯目的非常明確,天主教史學者徐宗澤談利類思譯《司鐸日課》時,指出“原利子之譯《司鐸日課》,??蓋欲力培植中華本籍禪職班;即因中華外教人之眾多,傳教級有大宗之中國禪夫;而欲達到此目的,非多選起品學兼優之壯年學者不可;??“是以利瑪竇等尋求與徐光啟、李之藻等的合作。

對於翻譯的語言差異以及語言的處理,傳教士討論翻譯最多的是譯事之難。

1614年,龐迪峨在與徐光啟合譯的《七克》序中說“中華語言文字,迥不相通,苦心習學,重似童蒙;近稍曉其大略,得接講論”。

萬曆丁末(1607年),利瑪竇為《幾何原本》作序中說“東西文理,又自絕殊,字義相求,仍多闕略。

瞭然於口,肖可勉圖,肆筆為文,便成艱澀矣。??”此外,他還討論了與中外人士合作“對譯”之可行,“反覆展轉,求合本書之意,以中夏之文重複訂政,凡三易稿”。

利類思在1654年為其所譯《超性學要》寫的序文中寫到“自慚才智庸陋,下筆維艱,兼之文以地殊,言以數限,反覆商求,增加新經,勉完第一支數卷,然猶未敢必其盡當於原文也”。

是以傳教士的翻譯離不開華土的參與,而且經常需要他們的“潤筆”。

對於譯文的信達問題以及譯文問題,傳教士們也多有觸論。

1627年義大利傳教士高一志在著譯《聖人行實》所作序中說“末學菲陋,並期裨益同志,敢取聖人行實,擇其尤著者,譯敘成中失。言之不文,趣易通耳。惟同志者,勿鄙夷置之”。

1633年羅雅各為其《哀矜行詮》寫的序言中也說“中西音阻,辭未達意,樸陋寡文,所不能免。??”

艾儒略在《萬日略經說》中講“會撮要略,粗達言義。言之無文,理可長思,令人心會身體。雖不至隕越經旨,然未敢去譯經也”。

可見,此時傳教士們還停留在譯經的第一個階段“達意”、“傳實”,而不追求文字之裝飾。

1733年法國傳教士馮秉正等人出版天主教理論著作《盛世芻蕘》,後人評“俗而雅,淺而顯,說理暢達,是一部語體文之好書”。

該書卷首《仁愛引言》中指出“所慮理有精微,辭多華藻。??若欲得心應口,必須俗語常言。此《芻蕘》之所由作也。??”

……

……

……

喜歡買宋請大家收藏:()買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開局啟用了最強大腦 我的葡萄牙帝國 傾城夫君在花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