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買宋 > 第390章 林林總總

第390章 林林總總 (第2/3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女扮男裝 情深深同人之此生所依 永恆之誓 抽風星人的網王生活 活著,是因為愛 光源 啞妃絕代 只注視著你 古墓奇案 攜手康熙年間 綠茶女配靠美貌贏麻了 農女致富攻略 泰坦尼克號之蘿絲的美麗人生 女陰陽師之午夜驚魂 [綜穿]這日子沒法過了! 異界擺攤,縣令催我快出攤 戒指?當然是彭格列! 我的哥哥是王子殿下 廢材鬼王 Neverland

盛澤鎮附近的黃溪市,絲織機坊“僱人織挽”,閒時解僱,忙時僱傭,因此有了如同其他商品市場一樣的勞動力市場。

等待僱傭的工人,每天清晨聚集於固定的地點——長春橋、泰安橋的橋堍,等待僱主召喚。

道光《黃溪志》卷一風俗說“以待人僱織,名目‘走橋’,又曰‘找做’”。

這些等待僱傭的工人都有一技之長,在絲綢生意興隆時,老闆為了籠絡工人,往往百般遷就“每逢節候,餚饌必更豐焉”,工人“或食無兼味,輒去而他適”。

一到生意清淡季節,老闆便辭退工人,這些工人因“無人僱織”,往往淪為乞丐,“沿途求乞以為常”。

這些工人顯然是早期的無產者,而那些僱主則是早期的資產者。

另一個絲綢生產與交易中心濮院鎮的情況也是如此。

每天都有大批工人聚集在勞動力市場——太平橋頭的太平巷,等待僱傭。

這些人都有一技之長,嘉慶《濮院瑣志》卷一機杼說,這些工人或“人兼數事”,或“專習一業”,“衣於是,食於是,盡其力而終身”,是終身的僱傭工人。

關於勞動力市場,該書寫道“織工、曳工或遇無主,每早各向通衢分立,織工立於左,曳工立於右。來僱者一目瞭然,謂之‘巷上’”。

嘉慶《濮川所聞記》卷二坊巷夜寫道“太平巷,本福善寺,西出正道。闔鎮織工、曳工,每晨集此以待僱”。

棉布業市鎮也有數量可觀的僱傭工人群體。

與朱涇鎮齊名的楓涇鎮就是一個典型,光緒《楓涇小志》卷十拾遺引吳遇坤《天咫錄》“康熙中,裡中多佈局,局中多僱染匠、砑匠,皆江寧人,往來成群”。染坊、踹坊僱傭的染匠、砑匠數量巨大,以致“往來成群”,經常與鎮民發生衝突。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終於釀成一樁大案。

該書寫道“(染匠、砑匠)擾害閭里,民受其累,積憤不可遏,糾眾斂巨資,閉里門、水柵,設計憤殺數百人??後死者家屬數百人,各以白布縛首,持械復仇”。

你看,被鎮民“設計憤殺”的染匠、砑匠竟有數百人之多,家屬數百人上街復仇,可見楓涇鎮僱傭工人群體決不是一個小數目,光死者就有數百人,可以推測全部僱傭工人必定是它的數倍,可能有幾千人也未可知。

江南市鎮作為一個工商業中心,其人口結構不同於鄉村,號稱“工賈雜處”,即以工商業為主,各行各業各色人等雜處之地。

在市鎮上,最有勢力的是那些牙行——花行(棉花牙行)、布行、絲行、綢行、米行等,以及仰食於牙行的領投業(領頭業,中介掮客),腳行腳伕(搬運業),還有從事打行(打降)、白賴(白拉)的市井流氓。

其次就是沿著大街小巷開設的數以百計的各行各業的店鋪,他們與牙行一起形成由老闆與夥計組成的商人群體,即所謂坐賈。

此外還有行商,即從全國各地來此販買絲綢、棉布、糧食等商品的客商,以及由他們組成的商幫與會館聚集起來的商人群體。

再次是各種作坊——機坊、煉坊、染坊、踹坊以及其他手工業作坊,由作坊主與僱工構成的工人群體。

當然也有聚居於此計程車大夫,以及市鎮周邊的亦工亦農的農業人口。

市鎮人口結構的最大特點,就是工商業人口比重的增大。

例如濮院鎮,幾乎全鎮居民都從事絲織業,工商業人口占有絕對優勢。

乾隆時人楊樹本在《濮院瑣志》卷一機杼中說“他邑之織多散居,濮院之織聚一鎮,比戶織作”。

所謂“比戶織作”,就是家家戶戶都在從事絲織業。

這可以從沈廷瑞《東畲雜記》得到印證“(濮院鎮)機戶自鎮及鄉,北至陡門,東至泰石橋,南至清泰橋,西至永新巷,皆務於織”。

你看,全鎮從東到西,從南到北,都在從事絲織業,務工人數之多,可想而知。

至於商業,鎮上牙行有綢行、絲行、桑葉行、菸葉行、六陳行(糧食牙行)、麻皮行等。

還有各種商店,據民國時期的統計,洋廣雜貨2家,水果行2家,米行2家,黃麻號2家,醬園1家,繭廠1家,小米店7家,茶館15家,酒店6家,川醬店3家,飯店8家,鐵店3家,糖果店3家,以及棺材店、旅館、醃臘店等,從業人員應該不是一個小數目。

如果加上加工絲綢的煉坊、染坊、踹坊,按《濮川所聞記》所說“每坊佣者數十人”的標準來推算,僱工人數不是一個小數目。

盛澤鎮的情況就更加明顯了。

前面已經提及,盛澤鎮上受僱於機坊、煉坊、染坊、踹坊的工人達到幾千人之多。

這是工業人口,那麼商業人口有多少呢?商業人口業也不在少數。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民國之文豪崛起 水滸浮世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