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買宋 > 第384章 公卿士大夫

第384章 公卿士大夫 (第3/4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鬥營 重生之女翻譯官 娘子,吃完不許逃 霽雨初晴 春有百花冬有雪 重生之女配複仇記 徒弟個個都很拽 廢後也瘋狂 妃常神秘 犯上逆臣:從娶公主開始 從零開始的劍神 醉紅顏:朕的傾城鬼後 美人藏心 榮耀之愛 女帝 世間情深至蘭極 初遇時他還是少年[重生] 星際幻想Z 星際女教父 渣了病嬌後迎來修羅場

以後的三家分晉,田氏代齊,都是卿大夫專權而造成的。

同時,諸侯也不願重蹈王室衰微的覆轍,更不願受制於卿大夫,於是也想盡辦法加強對他們的控制。

這些辦法包括諸侯根據卿大夫的官位給以封邑,如果免去官位,同時要收回部分或全部封邑。

卿大夫致仕或因病必須離去官職,並且將邑歸還於公。

卿大夫的私屬和甲兵要歸國君指揮。

在兼併卿大夫封邑的同時,各國先後建立郡縣制,出現了“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士田十萬,庶人工商遂,人臣隸圉免”的以軍功而不完全按血緣授官的規定。

因此,各國相繼出現了沒有世襲的、帶有僱傭關係和臣僕性質的官僚制度。

這些官僚主要來自“士”的階層。

“士”的構成非常複雜,他們低於大夫,而高於庶人,屬於低階沒落的貴族。

按制度他們享有受教育的權力,學習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憑著學習到的技能,服務於君主和卿大夫身邊,充當低階官吏,或以武藝韜略在軍隊中充當骨幹。

或行俠遠遊,求人賞識,以至為知已者死;或以文才談辯論理,教授生徒,著書立說;或以技藝從事工商方術之事。

因此,士是分佈廣泛而富有能量的一個階層。

在宗法血緣關係普遍遭到破壞,各國君王、列卿又急需有才能的人來為自己服務的時候,這些“士”便成為被爭取的物件。

君主以官、爵、祿招徠士人,卿大夫以養士來擴大勢力和提高聲譽,多者有食客3000人。

這其中自然不乏雞鳴狗盜之徒,但在激烈的競爭中,也確有一些有才能計程車脫穎而出。

在戰國時期,為各國將相,政績卓著而又立功名於當世的,諸如吳起、樂羊、商鞅、龐涓、孫臏、蘇秦、張儀、樂毅、白起、範睢、蔡澤、廉頗、藺相如、李牧、王翦、李斯等人,均先後成為君主的重要輔臣,或為名臣,或為名將,或為名震一時的策士,成為當時軍事政治舞臺的重要角色。

與此相適應,士的地位當然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當時普遍流行的“士大夫”、“國士”等稱呼,反映出士已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

包括以文武分職為標誌的官僚制度的形成和發展。

在春秋前期,列國出現了許多不同的官名,如魯、鄭、宋、晉等國有司徒、司馬、司空,有的還設有太師、右師、左師、太傅、司寇等;楚國有令尹、司馬、莫敖、司徒、司敗等。

主要的執政和政務官,統稱為卿,並有正卿、上卿、介(亞)卿的區別。

他們平時為國家的政務官,戰時為軍隊的高階長官。

在當時,這些官仍由世襲的卿大夫充當,還是世卿制。

春秋後期,列國相繼出現文武分職,在公元前547年,齊景公即位之初,崔杼策立有功為相,慶封為左相,這是最早的以“相”名官,雖然這時的相還是世襲卿大夫之職,還不能由國君自由任免,但文武分職已經開始發展起來。

回溯公元前633年,晉文公“作三軍,謀元帥”,以郤縠將中軍,狐偃將上軍,欒枝將下軍,出現將軍之名,這些將軍同時又是列卿,文武尚未分途;但到公元前403年。

三家分晉以後,在設將軍的同時,開始出現了“相”,說明文武職已經分離,“故貴為列侯者,不令在相位;自將軍以上,不為近大夫”。

如此重要的職務而不讓卿大夫擔任,說明當時正在向官僚制度過渡。

戰國時期,各國國君為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逐步削弱世卿的勢力,大都採用見功與賞、因能授官的辦法委任職官,添設爵位,招徠四方賢能,逐漸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官僚制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齊、趙、魏、韓等國首先設立了作為“百官之長”的“相”,同時又相繼設立了將軍之類為武官之首,文武逐漸殊途。

由於各國情況不同,官制變化情況也不一致,楚國變化較少,秦、燕變化較晚。

由文武合一演變為文武分途,反映出國家軍事和行政的必要的分工,但其發展也必然有一個過程。

自商鞅變法以後,秦國發展較快。

公元前328年,秦惠王以縱橫家張儀為“相”,負責外交事務,但這一“相”職還不是百官之長,公元前309年,秦武王以樗裡疾、甘茂為左右丞相,但仍然將兵作戰。

以後又相繼設立了國尉和將軍,文武才逐漸分職。自秦昭王滅東周(公元前256年)以後,加快了官制建設,以三公九卿製為主體的官僚體系算是初步形成了。

文武分職使官僚制度得以迅速發展,據明代董說《七國考》和繆文遠的《訂補》?所統計,戰國時,秦存官名52種和爵20等,齊有官名33種,楚有官名98種,趙有官名58種,魏有官名32種,韓有官名19種,燕有官名19種。

當時,各國仍都有封君。值得提出的是,這些封君雖然按規定還是“世世稱孤寡”,“皆世世為侯”,但實際上真正傳世的並不多,而且大部分封君在封地內沒有統治權,又不是封土的所有者,只有衣食租稅權,實際上是官僚俸祿以外的經濟補充,與原來的世卿世祿制已經相差甚遠了。

“官分文武,王之二術也”,是君主控制臣下的重要手段。

因為文武分職,大臣權力分散,可以起到相互制約和監督的作用,有效地防範和制止大臣攬權造成的對君上大權的威脅,同時,也適應了當時政治和軍事分工的需要,使文才武略各盡其能。

這樣,既能保證君主有效地控制整個統治機器,又可使文臣武將發揮自己的特長,提高本國的威力和統治效能。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重生之盛世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