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買宋 > 第379章

第379章 (第3/5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七日通靈 鬥營 重生之女翻譯官 娘子,吃完不許逃 霽雨初晴 春有百花冬有雪 重生之女配複仇記 徒弟個個都很拽 廢後也瘋狂 妃常神秘 犯上逆臣:從娶公主開始 從零開始的劍神 醉紅顏:朕的傾城鬼後 美人藏心 榮耀之愛 女帝 世間情深至蘭極 初遇時他還是少年[重生] 星際幻想Z 星際女教父

在這裡,澶州及德清軍隸屬河北路,而濮、齊、鄆3州隸屬京東路。

另外,上引知荊南為荊湖北路兵馬都鈐轄,提舉施夔等州兵甲事,也是1例,施、夔兩州即屬夔州路管轄。

不過,從現存的史料來看,上述設施不少並非定製,往往因時因事而設,事平即廢的情況是存在的。

綜上所述,可知至仁宗前期止,宋朝區別不同情況在全國各地區分別創設了都部署路、兵馬都鈐轄、提舉兵甲司等不同形式,以統轄一路兵權,在唐、五代變革的基礎上,終於將節度使統兵體制徹底逐出歷史舞臺,確立了有宋一朝的地方統兵體制,併為而後安撫使制度的誕生準備了條件。

同時還有北宋中期以後的安撫使路與川峽、東南的鈐轄司。

因為宋朝前期為了實現對外防禦遼夏等少數民族政權的侵擾、對內鞏固封建政權的戰略目標,除了利用都部署路、都鈐轄司、提舉一道兵甲司等形式外,還沿襲隋唐舊制,運用經略、安撫使等職來處理各項突發事件。

宋代的經略、安撫使出現於真宗年,時或因諸路災傷或因邊境用師,皆特遣使經略、安撫。

如鹹平三年,是冬,王均之亂平,十月丙寅,首“命翰林學士王欽若、知制誥梁顥分為西川及峽路安撫使”,所至“觀省風俗”,“錄問繫囚,自死罪以下得第降之”,以穩定川峽地區的局勢。

四年,以李繼遷“抄略邊部益甚”,“朔方餉道愈艱”,而“邊臣玩寇”,八月辛丑,“命兵部尚書張齊賢為涇原儀渭邠寧環慶鄜延保安鎮戎清遠等州軍安撫經略使,知制誥梁顥副之”,肩負起“邊帥”之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五年,李繼遷進攻麟州,七月丙申,宋“以鄧州觀察使錢若水為並代經略使、判幷州”。

景德元年,李繼遷死,宋夏關係出現轉機,是年五月一日,宋“以兵部侍郎、知永興軍向敏中充西路沿邊安撫使”,親至邊境與夏使協議,調整雙方關係。

同年,契丹侵犯河北,真宗親征,毗鄰的京東地區局勢頓時緊張。

十月庚寅,宋命“兵部尚書、知青州張齊賢兼青淄濰安撫使,知制誥、知鄆州丁謂兼鄆齊濮安撫使並提舉轉運及兵馬”。

大中祥符三年,以江淮不稔,這次安撫使設定至何時,他路不詳,江南八月戊辰,詔昇、洪、揚、廬州長吏兼安撫使。

東路,據《景定建康志》言,至五年始省罷。

這一系列的事件表明,真宗時期經略、安撫使制度已初步形成。在這一時期裡,經略、安撫使表現出了它以下這樣一些特點,第一,經略、安撫使均由文臣充任。

第二,創造了一路首州知州兼任安撫使,兼總一路兵民之權的形式。

其進一步發展則是“以文臣為經略,領大兵,武臣為總管,號將官,受節制”的模式的確立。

第三,經略使、經略安撫使與安撫使的職責有所區別,前者軍事職能更為顯著,經略使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它與都部署“其任實同”。

這種差異是歷史上形成的。隋開皇九年,於平定南方、統一中國之初,為穩定嶺南局勢,即“遣柱國韋洸安撫嶺外”。

而唐代則自開國之初,即於“邊州別置經略使”。

但是,這一時期的經略、安撫使皆因事而置,事已則罷,均非常設之職。

而安撫使則仍隋唐之舊,更多的是充任使節,巡視、撫慰一方,即所謂的體量安撫使。

其進一步發展尚有待於局勢的推動,有待於宋王朝內外矛盾的激化。

宋代安撫使路首先形成於陝西地區,這是宋夏雙方長期在陝西衝突的結果。

仁宗初年,西夏攻克戰勝,據有夏、銀、綏、宥、靜、靈、鹽、會、勝、甘、涼、瓜、沙、肅諸州,國勢逐漸強盛起來。

寶元元年十月,元昊正式稱帝,併入侵宋鄜延地區。

宋為了應付驟然緊張起來的局勢,十二月己卯,任命“知永興軍夏竦兼本路都部署、提舉乾耀等州軍馬、涇原秦鳳路安撫使”。

知延州範雍兼鄜延路都部署、鄜延環慶路安撫使。

二年正月丙午,又以“環慶路副都部署劉平兼鄜延環慶路安撫副使”。

四月,以“秦鳳路都部署曹琮兼本路安撫”,七月戊午,夏竦移知涇州,前敵指揮,而他職如故。這樣基“兼同管勾涇原路兵馬”。

本上形成了以涇原、秦鳳為一大戰區,兩路協同作戰,而鄜延、環慶為另一大戰區,兩路協同作戰的防禦體系。

但可惜的是,三川口一仗,宋軍大敗,主將劉平等被俘。

面對嚴峻的形勢,宋方再次調整軍事指揮系統,康定元年(1040年)二月丁亥,任命夏守贇為陝西都部署兼經略安撫等使。

但依舊可惜的是,依舊毫無建樹,五月戊寅,任命知涇州夏竦接替,總攬陝西沿邊4路的同時也進行了一系列的軍事軍事指揮權。

儘管這一時期有范仲淹、韓琦等作為夏的副手,改革,並調整了邊境地區的民族關係,但是,慶曆元年(1041年),宋軍又大敗於好水川,包括主將任福在內的6000名官兵陣亡。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大內天魔 高唐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