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買宋 > 第353章 必然的趨勢

第353章 必然的趨勢 (第3/5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橙霧 虛假現實 海賊王之我,第四人 無限鬼劍 血族大家庭 三生鏡之一世為人 傾世無殤 陛下投降吧,六皇子大軍壓城了! 七日通靈 鬥營 重生之女翻譯官 娘子,吃完不許逃 霽雨初晴 春有百花冬有雪 重生之女配複仇記 徒弟個個都很拽 廢後也瘋狂 妃常神秘 犯上逆臣:從娶公主開始 從零開始的劍神

直到西漢末年王莽篡漢,漢匈一直和平相處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衝突和戰爭,而漢朝的決策也透過和親公主對匈奴上層貴族集團的影響而具體推行下去。

和平、安定的環境有利於南匈奴社會生產的社會發展,同時南匈奴從入塞開始,不僅分佈於邊緣諸郡,而且與漢人錯居《晉書.北狄匈奴傳》載“匈奴五千餘部,入居朔方諸郡,與漢人雜處”。

這些經常與漢人接觸的南匈奴人自然受到了漢族文化的強烈影響,他們的社會組織和階級關係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如此同時,漢匈的“關市交易”更加促進了漢匈經濟的交流和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由張騫出使西域所開闢的絲綢之路,以及草原絲綢之路在向西域各族傳播的中原先進的農業文明也進一步的促進了少數民族由遊牧經濟向農業經濟的轉型,從而促進少數民族逐漸擺脫了經濟落後的局面。

可見伴隨著和親政策中原民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經濟交流為少數民族在經濟發麵實現封建化逐漸創造了條件。

當然這種影響只是潛移默化的,其產生的效果也是緩慢表現出來的。

東漢以後,雖然漢匈關係沒有先前那麼和諧,而且匈奴又重新分裂為南北兩支,並不時對漢之邊境略有侵擾,但再也沒有發生大規模的侵略和反侵略戰爭。

東漢王朝也繼續採用西漢王朝的和親策略對內附的南匈奴加以扶持對北匈奴加以抵抗和防禦。

最終北匈奴由於奴隸制的瓦解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至於其餘部前往何處史書並無詳細記載。

內附的南匈奴隨著與漢族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習俗上交流的加深也更趨封建化。

到了魏晉南北朝以後,漢化的少數民族對中原政權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五胡亂華”事件。

在此之後中原民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經歷了更加激烈的交流與融合,而鮮卑族逐漸發展壯大並相繼掌握了中原政權,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北魏和唐朝的建立。

民族融合是伴隨著少數民族的封建化而逐漸完成的,這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但是這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發生矛盾、衝突、甚至是戰爭。

促進民族融合與少數民族的封建化並比僅僅只有和親這一個因素,但也不可否認它所發揮的積極作用。

當然,作為和親政策的載體——和親公主,他們為和親所做出的積極貢獻和犧牲也是不可磨滅的,應該被世人銘記。

………………

最後,我們再來談談,胡人為什麼會進入中原。

難道是胡人真的如某些人所說的,彪悍無比嗎?

其實並不是這樣,大家知道,胡人在北方,漢人在南方。

因此,胡人與漢人相比,沒有溫和的氣候,沒有優越的生存環境。

漢人所生活的中原地區,一年之中,大部分時間,都非常溫和,資源豐富,適合於農業,為這一地區的人民提供了豐衣足食的優越條件。

這對生活於寒冷地區、整天為食物奔波的胡人們,提供了入侵的原始動力。

而足有地區的老百姓,所生活的地區,氣候溫和,絲毫不想到北方去享受寒冷。

中原地區,特產豐富,農業所得為人類生存提供了充分的食物和衣著保證,這也讓漢人對只適合於放牧牛羊的北方地區,沒有一絲的興趣。

所以,通常情況下,漢人不會主動進攻北方胡人,除非是自衛反擊。

胡人好騎射,漢人不尚武,————這也是錯的。

胡人好騎射,是情非得已。

騎馬,是為了更好地牧牛、羊、馬,射箭,是為了獲得野外的野獸以補充食物,以及獲得一些獸皮以取暖。

漢人同樣尚武。

中國人都知道,楚國人、吳國人、越國人,他們都是春秋戰國時期,極力向中原地區發動武力擴張的南方民族。

秦國人以武力統一六國,漢朝人擊敗匈奴,軍事實力擴張至中亞地區,唐朝人以文武雙全,雄居於亞洲東方,軍事實力擴張至中亞、外蒙古、朝鮮地區,這從另一個方面,駁斥了漢人不尚武的謠言。

漢人的武力,在正常情況下,遠比胡人強大得多。

漢朝人所說的,漢人與匈奴人對比,身體上要比他們強壯,武器上也遠比他們先進,弓箭也遠比他們銳利。

但結果,卻讓胡人得出漢人不尚武的結論,所以作者菌還是很鬱悶,畢竟不管怎麼樣,這種結論都讓漢人感覺非常氣憤的。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沉魚策 元末新世界 寒門軍神 大明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