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一樣的道理,羅馬人與日耳曼人相比,是一個不尚武的民族嗎。
胡人尚武,我們很好解釋,一方面是基於取得食物資源的生存需要,另一方面是由於北方地區對食物資源的承載能力有限,導致胡人們為爭奪有限的食物資源而武力相向,形成了尚武風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漢人為何在古代中國普遍人人尚武,近代卻不尚武呢,——是因為中國從古代向近代起來,家族統治的政治藝術與相對應的文化愚民體系日益完善,讓統治者有更好的組織以及在思想上的支援,達到控制人民的目的。
當統治者能夠達到以家族王朝的政權能越來越好地控制人民的時候,這個政權就會想方設法地向統治下的老百姓灌輸其政權的合法性,向人民灌輸逆來順受是一種傳統美德,並從政治上、思想上規勸老百姓應該拋棄尚武風氣,改尚文風氣以加入科舉制,告訴老百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一朝登堂拜相是何等的豪氣。
漢人越尚文,統治者的寶座就坐得越穩,自我感覺越有霸氣,晚上睡覺越有安全感,統治政策越能為統治者謀取利益。
一句話,漢人被自己的統治者限制住了自己的拳頭,成了只知之乎者也,視軍人為粗人,視從軍者為不務正業。
再來看北方的胡人部落產生胡人首領的方法。
有世襲,有武力奪取。
這兩種方式,都充滿了血腥的屠殺與掠奪。
即使是世襲,也主要在某個比較強大的部落內產生首領,繼而同時成為其它弱小胡人部落的首領。
而更多的是靠武力奪取,戰刀話事,誰的拳頭大誰就是老大。
一個首領死了,他們兒子、孫子們,包括旁系親屬們,立馬展開大規模的血腥混戰,非戰敗其它親屬不可,不然就登不上最高寶座。
武力奪取,就如鐵木真年少時父親死亡,自己家族的首領地位馬上被部落內的其它非親屬武力奪取。
鐵木真成年後,同樣依靠自己建立的強大武力強行奪取部落首領的地位。
可以說,胡人首領地位的取得與鞏固,是沒有道理可言的,一切只有兩個字可言,那就是“武力”二字。
北方胡人,因為食物、衣物的需要,依靠著胡人各部落之間自相殘殺練就的強大武力,不斷地向南運動,妄圖從中原漢人社會中獲利,甚至統治中原漢人,從中奴役中原人民獲取富庶的農業文明地區的財富,滿足自己的生存,以及享樂的需要。
在春秋戰國、漢朝、唐朝時期,胡人們屢次進入中原,卻沒有取得真正的成功,或者說功到垂成。
原因是這一時期的中原老百姓,尚武風氣尚未完全消泯,而統治者在唐朝時,才開始實行科舉制,卻還沒有達到剷除民間尚武風氣所需的必要條件。
到了兩宋時期,站在唐朝人肩膀上的趙家王朝,從科舉制裡看得比李家更深奧、更深遠,而明朝的朱家,則更是推陳出新,用八股文禁錮老百姓的頭腦,把孟子從孔廟裡扒了出去,使人民成為心甘情願的良民,從軍成了一種羞恥。
軍人在兩宋、明朝是沒有地位的,從軍者被老百姓視為下等人,也是統治者著力防範的物件。
兩宋、明朝這擁有火藥、造紙、印刷、指南針等先進文明的兩個朝代,歐洲正在進入火器文明的時候,漢人卻在原始、落後的馬匹、弓箭面前軟下去了。
俄羅斯人正在用火器向遊牧民族清算的時候,我們中國漢人卻重又被胡人用最原始的軍事力量征服了。
這是一段讓所有漢人嘔血的文明相同結局卻截然相反的歷史。
胡人追逐中原的財富和優越的生存條件,進入中原後,面對巨大的財富和優越的生存條件的誘惑,作為帶領胡人部落進入中原的胡人首領,心裡貪婪的念頭,不由然地就變得超級大瞭如果,能將這一巨大財富和優越的生存條件世世代代都為本人所有,並由自己的子子孫孫、世世代代傳承下去,這該是自己人生多大的滿足和輝煌啊~~~
所以,鐵木真時期的比較民主的那達慕大會的推選制度,在忽必烈時期只成了一紙檔案而已;努爾哈赤時期比較民主的八旗制度,進入中原後就被皇太極用廢除了。
為什麼?因為漢人的王朝家族統治制度,為這些胡人們提供了借鑑的現成模式。
漢人社會用本民族王朝家族統治者以幾千年的統治經驗形成的政權組織模式、文化愚民制度,向胡人展示了漢人能夠作為統治者奴隸的寬廣胸懷。
只要牢牢抓住手中的武力,剷除老百姓的自治化、軍事化的任何基礎,不斷向治下老百姓灌輸政權合法性、以儒學為體表的文人高貴武人低賤的這一真理,漢人便能夠拋棄民族偏見,乖乖地接受更野蠻、落後、壓迫更深的政權統治。
至於滿蒙嚴禁胡漢通婚的歷史真相的話,許多研究者通常認為,滿蒙嚴禁胡漢通婚的目的是為了種族純潔。
但這個結論是完全錯誤的,刻意迴避真相。
實際上,最根本的原因是胡人女子的婚姻取向她們更願意嫁給有文化有教養的漢族男子。
漢族的先進文化在婚姻方面優勢及其明顯。
從五胡亂華到五代十國,成批的胡人公主、官宦女子心甘情願嫁給漢族男子,而其家族也往往以此為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