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仁宗時,樞密使杜衍“務裁僥倖,每內降恩,率寢格不行。積詔至十數,輒納帝前。”
數十道詔書原封退給皇帝,皇帝竟然還嘉許:卿等如此守法甚好!
仁宗說:“凡有求於朕,每以衍不可告之而止者,多於所封還也。”
此後的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把自己反駁韓琦的言論編成檔案下達,經門下省(掌管詔令與奏章出納)時,門下高官官範鎮一一扣留封還。
令凡五下,五次封還。
第二年,罷司馬光樞密副使,鎮接詔,拒不轉司馬光,再次封還。
神宗知鎮不可奪,不經門下省,直接將詔書送給司馬光,範鎮為之辭官。
宋理宗時,右司諫李伯玉因言事降官,舍人院逾年不草詔頒佈。
至牟子才兼直舍人院,換另一種方式進行鬥爭,所起草的貶官詔書,用的卻是讚揚之詞。
理宗當然不能如此否定自己,勸告他“更改之”,牟不同意。宰相來勸說,牟凜然道;“腕可斷,詞不可改!”皇帝、宰相無可奈何,只得作罷。
還比如宋真宗時大旱,有位叫王行的狂生高踞宰相王旦路過的亭子之上,指著他大罵:“百姓困旱,焦勞極矣!相公端受重祿,心得安耶?”
隨手投出一物,擊中王旦頭部。
王旦以“言中吾過,彼何罪哉”,釋而不論。
神宗時,程顥與皇帝討論人才問題。
深感變法人才不足的神宗說:“朕未之見也。”程顥當場指責道:“陛下奈何輕天下士?”神宗聳然,連聲道:“朕不敢!朕不敢!”
年幼的宋哲宗聽課時手摺一柏枝玩耍,帝師程顥嚴厲批評道:“方春萬物生髮之時,不可非時毀折!”
宋哲宗急忙將枝條扔在地上,直到下課臉色都未好轉。……
南宋初年,莊綽路過贛州時,派吏卒購買日常用品。
但當地人見他們所用的錢是徽宗時所鑄,拒而不收:“是上皇無道錢,此中不使!”公然罵宋徽宗是無道昏君。
所以,從以上列舉的點點滴滴中,已可窺宋代政治開明之一斑。
宋代的清平之治,在長度、廣度和深度上都遠遠超越了國人引以為豪的“文景之治”和“貞觀之治”。
宋代沒有暴虐之君,即便是殘害岳飛的宋高宗,一生也僅開殺戒三回而已。
“主柔臣強”,是宋代政治的顯著特點。
開明的政治,使宋代實現了集權下的“分權”,民主的曙光已經初現。
而當時,要知道非洲還是處於原始社會,美洲仍是一片蠻荒,歐洲則在血腥和黑暗中徘徊。
只有擁有當時最先進政治制度和最民主作風的宋朝,遙遙領先於整個世界,可見宋朝之繁盛,不是作者菌虛吹,而是確有其實的!
……
……
……
喜歡買宋請大家收藏:()買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