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舜樂,進堯杯,傳宣車馬上天街。君王喜與民同樂,八面三呼震地來。”
“宮漏永,御街長,華燈偏共月爭光。樂聲都在人聲裡,五夜車塵馬足香。”
除了新年前後的個把月,一些重要的皇家活動也在御街上進行。據《宋史·禮志》記載,舉行賜酺之典時,開封府各縣與在京諸軍的樂人,都在朱雀門到宣德門的御街上列隊張樂,還“作山車、旱船,往來御道”。
這時“觀者溢道,縱士庶遊觀”,御道兩側的廊下,則“百貨駢布,競以彩幄鏤版為飾”。
而每逢大禮之年,七頭大象加入進車馬儀仗隊,在宣德門至南薰門之間的御街上走個來回。
走到宣德門樓前時,七頭大象還要團轉行步,向北舞拜,表示祝賀。
每到這時,御街上“遊人嬉集,觀者如織”。
特別是到了以後皇帝的生日,親王宗室與宰執百官到大內上壽完畢後,參加儀式的女童隊出皇城,等候在外的少年豪俊還會爭先恐後地送上果品飲食,然後帶著心儀的姑娘,讓她戴上花冠,或作男子裝束,騎上駿馬,“自御街馳驟,競逞華麗,觀者如堵”,那感覺可真叫爽!
當然,在這風光旖旎的御街上,也會發生些香豔的情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據《玉芝堂談薈》記載,宋祁有一次在御街上行走時,恰好遇上大內宮嬪的車子經過,簾後有人驚喜地脫口道“咦,這不是小宋嗎?”
宋祁回去感慨地作了一首《鷓鴣天》。
“畫轂雕鞍狹路逢,一聲腸斷繡簾中。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金作屋,玉為籠,車如流水馬如龍。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幾萬重。”
這首詞不久就傳入宮廷,仁宗打聽清楚誰叫的小宋,就特地召來了宋祁,笑著對他說“蓬山不遠。”,然後就把那個宮女賜給了他,不虧仁德之名。
到了宣和年間,東京御街的豪奢繁華也到達了烈火烹油的頂峰。
因為《水滸》裡的宋江也是在宣和元年左右上東京御街鬧元宵的。
然而可惜的啊,僅七八年後,因金軍南下,御街陡然從繁榮巔峰跌落入了悲涼的谷底,正如王庭珪詩云
“旄頭彗天天狗墮,一日中原作奇禍。金竿突繞都城光,鐵馬橫嘶御街過。”
到了更之後的靖康二年正月初十,宋欽宗赴金營乞和,遭到扣押,按往常慣例,這正是皇帝在御街上與民同樂的日子。
於是,從宣德門到南薰門的御街上,僧道做起了“迎聖”道場,父老百姓捧著香爐,冒著大雪,在南薰門前御街上跪拜哭泣了十餘日,希望能感動金帥,放欽宗回來。
據載當時,“雨雪大凍,餓死者無數”,然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三朝北盟會編》記載說,御街近南一帶,士大夫妻子失蹤的,也不可勝計。
不久,金兵強行撤毀了御街上的道場,另立張邦昌做傀儡皇帝,部分冊立儀式也在御街上舉行。
張邦昌步至宣德門外御街,在預設的褥位上北向金國拜舞,跪受冊寶。
有衛士諷刺說“平時在這裡看伶人演雜劇扮假官人,想不到今天張太宰卻裝假官家。”
諷刺至極啊~~~
……
……
……
喜歡買宋請大家收藏:()買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