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肯定想,這人要是看上紀香該多好,她還能在送小姐回去以前,替她找到一位人中龍鳳的如意郎君。
可惜,人家周嬸子沒看中紀香,就看中宋清幽了。
王氏本來便不喜歡宋清幽,哪甘心她嫁得這般好,自然要攪合了她惹人眼紅的姻緣。
可惜這樣的情況,當時的周嬸子並不知道,每次上門都面對著王氏的冷臉,久而久之,她也只當是金家人和宋清幽不樂意,便是再滿意宋清幽,也只能作罷。
在宋清幽這裡碰壁後,周嬸子其實有在外頭託媒人為她兒子尋找其他適合的姑娘。
可是有了宋清幽珠玉在前,其他人周嬸子怎麼看都覺得不盡人意。
她對宋清幽的念想更深了,奈何有個王氏從中作梗,讓她每每只能望而興嘆。
好在後來王氏走了,她又瞭解了一些金家的勾勾繞繞,原本已經熄滅的心思又一次活絡起來。
周嬸子不死心地再一次踏進金家大門,只是現如今,金家沒有了女性長輩,剩下的人裡金父和金石又不管事,只剩一個金枝,比宋清幽還小,能有什麼主張。
周嬸子都快愁死了,有心想找宋清幽談,但人家一個黃花閨女,你跟她談出閣的事,羞都羞死了好嗎?
周嬸子只能找金枝了,還好金枝比想象中伶俐,做起事來也有條不紊,讓她稍微鬆了口氣。
金枝自然也從周嬸子口中知道了她為兒子向宋清幽求親的一波三折,一顆心隨著她的話語波動起伏,聽到最後不由慶幸連連,還好周嬸子執著,否則清幽姐這難遇的好親事可不就被她娘王氏給攪合了。
金枝安慰周嬸子:“由此可見,衛大哥和清幽姐是有緣人,就算中途有小人作祟,也沒能阻擋他們間的姻緣。”
“這可不!”周嬸子聽過後,也笑了。
她也覺得她兒子和宋清幽有緣。
對於親事、婚禮,別看金枝在面對周嬸子時侃侃而談,那是因為她害怕自己什麼都不懂,讓周嬸子憂心金家沒有主事人,從而影響她對宋清幽的感觀,所以硬著頭皮又是問人,又是尋書,狠狠惡補了一番,才能勉強應對。
其實金枝並不懂什麼,她腦海中關於親事的記憶,只有紀香嫁人時的情景,但當時的她只是一個陪嫁丫鬟,其間說親的過程根本絲毫不知。
但為了宋清幽的幸福,金枝這些時日,連臉皮都不要了,甚至一時昏了頭,竟然寫信問到了李瑾銘頭上。
隔天,她便收到了少爺的加急回信,其間言辭閃爍,語焉不詳,歸結起來便是一句話:你還小,要矜持,成婚這事不要那麼著急,少爺他自有主張。
金枝看得頭都大了,回想自己當時似乎只是打聽了成親的具體事宜,並沒有提到到底是誰的親事,少爺誤會也情有可原。
但是,他誤會金枝關心自己的婚事就算了,那句他自有安排是怎麼回事?
她的婚事需要少爺怎麼安排?
金枝想不明白,但她已經沒有多餘的時間去想了,每天既要去面攤上工,又要應對宋清幽的親事,這事沒多久便被她拋到了腦後。
周嬸子的兒子衛荀,她自然也託人打聽過,畢竟事關宋清幽的未來,她不能僅憑片面之詞,便讓宋清幽草率地做了決定。
她前後找了幾波人,最後都得到了統一的回複。
衛荀其人,是當之無愧的青年才俊,他除了學識不錯,外表頗為俊雅,人品更是為人稱道,是同齡書生間的領軍人物。
這樣的條件,比之周嬸子說的,更要好上不少,簡直如同天上下餡餅,把金枝砸得暈暈乎乎。
幸好這事沒被她娘攪合了!
金枝又一次發自內心地慶幸著,她將打聽到的訊息與宋清幽說了。
宋清幽愣了愣之後,自然知道這樣的條件錯過之後,絕無二次,便是原本有些羞澀,這時也忍耐了下來,於是在周嬸子又一次上門的時候便應了。
然後由周嬸子拍板,找個日子讓兩個年輕人見一面。
畢竟,現在看中宋清幽的只是周嬸子這個當孃的,衛荀卻是連宋清幽都不曾見過。
金枝心裡有些擔心,如果衛荀看不中宋清幽,到時候讓她難過失望了可怎麼辦?
周嬸子卻彷彿看穿了她的心事,信誓旦旦地向金枝打包票:“放心,我兒子喜歡什麼樣的女孩,我這個當母親的最清楚,他一定會喜歡清幽的。”
而後又拉著宋清幽的手:“就是不知道我那兒子,會不會有那麼大的福氣,讓清幽也看中了!”
宋清幽瞬間羞紅了一張臉,直到將周嬸子送出門外,那紅暈還沒消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