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以前條件不好,看電影是一種奢侈的生活方式,各大城市連電影院稀少得不得了。
更多還是放映隊到各處鄉下去放,擠在人群當中,得踮著腳尖才能看到畫面。
每逢放電影的日子,都跟過節一般。
可時代在發展,電影終要回歸到它本該存在的位置。
那就是娛樂大眾。
“把那個叫楊慶的叫進來,我跟他聊聊。”
朱由檢吩咐了一句,又從先前的本子裡抽出一本,“還有這個《香火》,一起投了,就當是扶持青年導演了。”
“這個我有印象,導演叫寧昊,這本子也是他自己攢的,京電攝影系畢業,學生時期的作品《星期四,星期三》還拿了京城大學生電影節的最佳電影。”
李宏鬆了口氣,這次總算是定了一個看起來還靠譜的。
本來他還覺得《香火》這個本子得再考慮一下,但對比起《夜店》,這個本子至少顯得正常了。
不多時,楊慶就被引進了辦公室。
“你這個本子我看過了,你自己有什麼想法?”
朱由檢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人,發白的牛仔褲,臉上侷促不安的表情,看樣子混得不怎麼樣。
“我,我沒什麼想法。”正說著,楊慶自己又搖搖頭,“我就想找點實踐的工作,哪怕打雜也好。”
世紀初,影視圈本來就封閉,何況楊慶只是出自中戲的成人教育學院。
可以說,畢了業想進圈子都難。
“這樣嘛。”朱由檢沉吟了一下,“那你要不要加入我們工作室,只要你加入,我讓你當導演。”
此言一出,不光李宏,連楊慶自己都愣了。
楊慶指了指自己,一臉不可置信:“我嗎?”
“對,就是你,只要你加入工作室,這個本子就由你來指導。”朱由檢肯定道。
他知道自己這個決定傳出去,絕對會引起軒然大波。
楊慶跟朱由檢同年,也才二十一歲。
二十一歲的導演放眼全球,都少見得很。不為別的,就是要拿楊慶來立一個標杆,讓別人看到他朱由檢招收人才沒有限制。
當然,楊慶本身的潛力,也是朱由檢看重的地方。
再培養一下,足以獨當一面。
“等等,由檢,他來當導演,是不是有些太年輕了?”李宏開口道。
一般情況下,李宏是不願意駁了朱由檢的面子。但楊慶實在太年輕了,也怕對方掌控不了電影拍攝。
“《夜店》場景簡單,又是他自己寫的,拍起來應該容易上手,實在不行就找個有經驗的副導演幫襯著。”朱由檢說道。
喜歡這個影帝叫崇禎請大家收藏:()這個影帝叫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