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專案的開始,重要的是投資,不重要的也是投資。或者說,錢可以想辦法搞來,但團隊的組建才是重中之重。
隨著《夜店》專案的建立,工作室也難得忙碌了起來。
“楊慶,劇本還需要再打磨,儘量做一版分鏡頭給我。”
“宏哥,麻煩你去聯絡一下發行公司,投資份額可以讓出去一些。”
朱由檢吩咐完二人後,就投入到演員甄選的工作。
劇本很簡單,總共就十四個人物。
但看了看這兩年電影的票房,朱由檢才真正意識到在內地拍電影是一件多麼艱難的事情。
去年除了一部主旋律電影《生死抉擇》奪得1.2億票房外,剩下只有六部破了千萬,馮曉剛就佔據了兩個席位。
一個《沒完沒了》,一個《一聲嘆息》,也是自去年,馮小剛才徹底打出了名號。
連《臥虎藏龍》也就拿了一千五百萬的票房。
而今年票房總額目前剛七億出頭,其中《珍珠港》就佔了一個億。
程龍大哥主演的《特務迷城》也才四千萬,剩下值得期待的也只有馮曉剛的一部《大腕》。
跟上述電影陣容比起來,他們工作室壓根就不夠看的。朱由檢給《夜店》的成本定死了一百萬,想保本起碼要到兩百萬票房,這還沒算宣發。
馮共加王之文再加呂莉平也才六百萬票房。
何況《夜店》的場景那麼簡單,想讓觀眾花錢走進電影院,簡直難上加難。
“正哥,咱們這個關係,有好事我第一個想起你啊,友情出演怎麼樣?賺錢了給你包個大紅包。”
“師傅,徒弟有難你能不幫?不幫不是華夏人啊!”
朱由檢放下電話,在何三水和警察兩個角色上打了一個勾。
沒辦法,電影必須要有一個人氣足夠高,能擔綱主演的演員,翻遍自己的人脈圈也只有徐正適合了。
尤其是徐正那種一本正經卻搞笑的勁,全國都沒幾個。
黃壘就不用說了,只是客串性質。
朱由檢主要看重的是他師傅的人脈,再怎麼說橫跨京電圈和彎彎圈,宣傳和發行用得上。
李俊偉這個角色自然由朱由檢親自來演,雖說這個角色亮點並不突出,但一是戲份夠重,二畢竟是自家電影,肯定要捧自己人啊。
“保強,博哥,你們兩個自己挑。”
朱由檢把人物表扔過去,這不還有倆自己人呢麼。
王保強和黃博一臉驚喜,雖說早預料到缺不了他們的位置,可是到真正發生的時候,還是抑制不住內心的狂喜。
“謝謝大哥。”
“謝謝老闆。”
從這就看得出親疏遠近。
保強還是跟以往一樣叫朱由檢大哥,黃博則是順口地改成老闆。
就是這個女一號唐曉蓮的角色,不知道該找誰好……
飛鴻姐咖位倒是勉強夠,可現代戲扮相著實顯得有些成熟,跟角色不搭。
面嫩的話……
朱由檢眼前一亮,怎麼忘了訊姐啊。
想到這,朱由檢就給周訊打去電話。
“訊哥兒,我打算自己製作一部電影,女一號特意給你留著,要不要來玩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