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開關的時候,年輕人猶豫了下。
“怎麼了?”
李明都問他。
他憂心忡忡地說:
“哥,也有微弱的機率不是電梯……”
李明都放下了心,他平淡地說:
“啟動吧,也沒別的辦法了。”
於是年輕人跳起來,勾著應急控制搖桿向左猛地一擺。他們聽到一陣制動的聲響,不過數秒,這種聲響消失。整座電梯在無聲的沉默中開始向斜下方行駛,好像纜車要下山了。
也就是那時,四周的牆壁在一陣變化的光明中變得透明。“電梯”像是一種使用的訊號,黑暗的外側從七個上下無一的方向亮起冰冷的燈光,猶如月下噴濺的泉眼,等電梯繼續斜行,泉眼逐漸拉長,他們才發現那不是泉眼,那是軌道。
它們將這空中的都城劃分了七個環區。應急杆的向左把他們帶入到了第三軌道之中,也就是這時,千萬道冷光,每隔三米、六米,最遠的有三十多米的距離向外射出,左右兩側好像有許多正要升起的月亮。
人站在電梯裡,細細俯瞰群月,才能見到每個月亮都是一個很小的空間,而這一很小的空間又連線著其他的很大的空間。每個空間的景象各不相同,裡面裝著的裝置裝具或大或小,還有的不裝裝置,裝滿的是液體,不同的液體反射著不同色澤的光,但所有的東西都是靜止的、不動的,只有燈在永不停息地噴射光明,在過來時急遽放大,直到他們可以看清整個房間,在離開時又急遽縮小,變回了一輪明月。
月光隱約,但牆與牆、分割槽與分割槽的輪廓已是清晰可見,光影交錯向著兩邊無限地延長。
就這樣,一座城市,從下往上生長的城市,同時從上往下降落的城市,一座從四周彼此勾連的立體的都市正緩緩地在他們眼中呈現。
李明都向年輕人看去。
果然,他的臉上有著毫不掩飾的狂熱。
就在這時,電梯傾斜,兩人往牆壁墜去。再過幾秒,周圍流光上下變幻,電梯竟在向上行駛,迴轉到平穩之時,已掉了個頭。
他們站在天花板上。
兩人起身,只見頭頂的杆變成了身前的杆。年輕人立刻大叫出聲:
“我猜錯了!這地方也不是倒立的——它重力的設計方向絕對、絕對是指向中央。七條軌道最後都轉成了一個環或半環,但七條軌道不在同一平面,其中五條共享了同一個圓心。它到底有多大啊,它現在是怎麼運作的?不,我看到外界是靜止的。哥,它現在居然還沒有開始動,是嗎?”
李明都應了一聲。
他又自顧自地說道:
“至少需要一百年,不,兩百年也有可能。如果關鍵技術無法突破,那就是無期。”
能見到的月亮裡沒有冬眠室。
在電梯靠近一連串蜂巢式彼此相連的房間前,李明都說:
“該推動拉桿了。”
從裡面擺放的維生艙、清洗艙來看,那可能是生活區,是供給人體代人)休憩和自我整理的地方。
“我試試。”
拉桿在地上,推起來也方便。不過片刻,電梯沿著分叉口慢行,停在一個月亮的邊緣,發出一陣低沉的鳴叫。兩人應聲而下,所在的地方是蜂巢的門口。
李明都看向身後的電梯。電梯被門關閉了,門上有別致的花紋。
年輕人向前,繞了一圈,說:
“這些房間可能不是給人體準備的。你看這些豎著的艙體。”
他指著一排空中的艙體,艙體裡有著凝滯不動的綠色液體。
“這是奈米機器液體……用來使代人得到成長的。在二十五世紀我們一般叫它誕生艙。”
“但代人也分多種型號吧。”李明都說,“一類是純械的,一類還保留人體的基本結構,也需要進食。不然,這個空間站,也不需要充斥著七三開的氮氧空氣了,甚至也不需要燈光了,世界可以是黑暗一片的。”
這還是第三前線教給他的道理。
年輕人斜了斜眼睛,無奈地說道:
“哥……雖然保留了人類結構,但組成身體的物質有相當一部分可不是你理解中的‘肉’。”
“我的意思是……”李明都說,“任何生物都需要能量,他們控制了細胞,增殖出了與人體相似的結構,自然也能夠進食。既然如此,吃古人吃的東西至少、至少是可以作為娛樂活動而存在的嘛。”
年輕人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