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經歷過第二十二世紀後半葉那驚人的變故嗎?這一場變故絕對導致了第三十世紀所發生的一系列至今李明都無法理解的惡果。
但李明都嚥下了這句話。
他看著這個新甦醒的年輕人,那人仍在觀察窗外,目光隨希夷獸一起穿梭在無際的雲海。年輕人的眼中露出了他所需要的那種著迷、好奇與求索的心情。
但他忽然又感到了陌生。
以一種驚人的敏銳,李明都意識到自己不能這麼反問。
於是他的眼睛裡甚至沒有透出任何一點驚訝或者質疑。他從容不迫地走到了年輕人的身邊,陽光照亮了他的身形。他以一種憐惜式的語氣輕聲說:
“這是我見到的這個時代的特徵。你可能不相信……但我是乘著地球的風暴來到這裡的……你冬眠前是在做什麼,是几几年?你知道人類究竟發生了什麼嗎?”
年輕人從求索的夢中醒了,不安重新回到了他的腦海中,他似乎是在回憶:
“我冬眠了可多次,最後一次是在近地空間站靈空九站,我在那裡做質子衰變的研究,一次實驗的反應週期至少要催化二十年,我決定用冬眠等到電腦報告出結果。開始冬眠那年我記得很清楚,是2524年,參宿四是在這年爆發的,不對,應該說它在數百年前爆發了,只是光芒現在才傳到地球,並且照亮了地球的夜空……對於之後人類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什麼建造這座太空站,為什麼我在這裡,我……”
他皺緊眉頭,什麼都想不起來。
李明都若無其事地轉過頭去。他說他們需要探索這座空間站,獲得足夠的生存資源。
年輕人欣然贊同。
不過他的思想卻完全飄回了2178年秋天的一個黎明,火焰在田地上熊熊燃燒,在深藍色的天幕下,秋陰和他說她的一個夢想是看到宇宙中各種各樣壯麗的天象。而對於其中最壯麗的一種,她已經錯過了她一輩子可能只有一次的機會。
李明都有機器身可以進行工程操作,來自疑似第二十五世紀的冬眠人具有比他紮實得多的理工學基礎。對於空間站,他很快得出了一個結論:
“從設計、建築、裝潢來看,它與我們虞國正在修建的海王星北冥站有相似的地方。我可能已經知道這地方該怎麼走了。”
“海王星北冥站,我沒聽過,是後來修建來考察海王星的嗎?”
這是第二十二世紀沒有修建的空間站。
年輕人領著他回到了從外廊到“中央宮殿”的那條直道。
“考察海王星……”
聽到這話的年輕人臉變了色。
“這我不知道該不該說……這是個保密級很高的專案。但現在這情況,可能與那東西有關……”
他猶豫了片刻,嚴肅地開口道:
“海王星可能發現了外星人,和外星人的遺物。這還是太陽系世界的首例、並且是沒有爭議的首例。”
但年輕人也不知道更多了。就算這點資訊,按照原則他也不該透露,不過他想現在這情況已經無所謂了。
他帶著李明都來到這條直道的中間地段。
直道的截面是個橢圓。
重力很輕,年輕人一下跳起,飛勾到頂上。李明都記得這裡,他巡查時,發現了多處金屬刻痕規律變化,這是其中一種。刻痕被手觸控,又連敲幾下,不知觸發了什麼開關,即往後退去,露出一個同樣有圓弧的入口。入口後是個小房間。
這個房間,年輕人認為是電梯。
“果然。”他解釋道,“北冥的設計有其建築上的統一,我把冬眠室視作最安全最重要地方的話,那麼這條直道就是橫貫了每個環區的垂直高速。外廊是外環。這個電梯應該可以通往二環或三環,那應該是生活區。因為設計上考慮重力很弱的關係,可以走牆壁、走天花板,兩側和穹頂有燈的地方是開不了的,這裡花紋有變,我猜就是一條路,果真如此。”
環這個概念,李明都也清楚,土星城的時候,秋陰講過,就是近代城市設計中的環城公路。不過地上城市的環城公路是平面的,太空城的環城大路是立體的。有窗的環形大通廊自然就是外環,最外側的環。
立體城市的設計和平面城市自不一樣。
李明都沒有招來自己的機器身。年輕人觸碰錶盤,錶盤沒有給予回應。
“應該有代人認證介面。不是代人不能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找找有沒有應急機動。”
年輕人點頭。電梯不大,應急機動在沒有燈的天花板上的中央,敲打以後可以開啟金屬板,金屬板裡能立起應急控制搖桿。搖桿豎立在天花板上,明顯是要站在天花板上才能用的。
這時他們開始猜想,這座太空城設計上的重力方向,可能和現在的重力方向是相反的。
它現在是倒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