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的水都不夠,誰還有水去洗澡啊?生下來一次、去世再洗一次夠了。
自從尋找到這三條地下水脈之後,大家喝的水完全都能夠滿足。
每天還能用水洗個臉,節省的每個月洗個澡不是什麼問題。
還能要求什麼?再提其他的要求那就叫不知好歹了。
不得不說天下老百姓都是一樣的。
他們知道誰對他們最好。
對他們好就會死心塌地。
感恩是老百姓最樸素的情懷。
在今年,總理府又批准了一項大工程,那就是跨海引水工程。
阿拉巴地區的緯度不算很高,緊鄰著大海按說水汽搬運很頻繁。
只不過蒸發量太大,水汽進入陸地之後,還沒有形成降雨就直接被蒸發了。
阿拉巴沒有水,但是緊鄰紅海對岸的崑崙地區水卻多的用不完,每年甚至還會在雨季發生洪澇災害,大小河流就算是旱季的時候水量都非常的充足。
為此大夏推動了“跨海引水”工程,從紅海對岸的崑崙地區利用那邊的大小湖泊修建水庫,利用地勢落差引導崑崙的東海岸地區,然後在還中下沉降管道,穿過僅僅二十多公里的海峽,將水輸送到南阿拉巴府的西南部,然後輸送到沿海和內陸地區的各個城鎮村莊。
與原本的三條水脈已經建好的輸送管道相連線,從此之後南阿拉巴就再也不缺水了。
整個工程量之浩大,堪稱當今世界之最,投入的資金和人力也可稱為世界之最。
這些輸水管道和細支毛渠長度達到數十萬公里,可想而知工程的總量有多大。
也幸好是大夏,也幸好有李成這個開了掛的皇帝,不然誰也承擔不起這工程。
當然南阿拉巴府轄域,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需要輸水進去的。
有些確實沒太大開發價值的地方,實行的是遷民移村政策。
將那裡的百姓遷移到適合生存發展,又有水輸送到的區域。
幫助他們開始新的生活,或是農牧、或是經商、或是工廠。
茫茫的大漠中,只有鑽出石油的地方會形成小型工業區。
在這樣的規劃之下,南阿拉巴會迅速變化成大漠綠洲。
也同樣會煥發出強勁的發展潛力,成為大夏的西方基地。
在海峽口,李成細緻的參觀了整個輸水工程的進度。
然後跨海進入紅海對岸的崑崙和南崑崙地區。
喜歡從海島縣令到時空貿易商請大家收藏:()從海島縣令到時空貿易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