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路上人與馬的損耗說不定就能夠一場小型戰役了所需了,這對於盤踞與巴蜀的大漢來說也算是一個天然的優勢所在了。
然而往日裡的優勢現在卻變成了劣勢,姜維身後跟著的這群大多都來自陰平這種境內幾乎全是山地計程車卒們來說決定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這些縱橫山崖峭壁的大漢士卒們上了馬之後的發揮就不怎麼讓人滿意了,論騎馬什麼的對面大魏計程車卒無疑是甩了這群人幾條街。
要不是河谷的地形加上姜維帶領計程車卒實在太多,真換個平地被追殺的可能就要是姜維了。
好在人數的差距以及足以彌補這些東西了,硬生生從被派來拖延自己的曹賊士卒中殺出。
姜維帶著三百餘名尚且還能坐在馬上馳騁計程車卒們就這樣一路追殺了過來。
馬與馬的差距也就在此體現了出來,無論姜維等人是有多麼的急切,但郭淮的那面帥旗始終都在遠處的半空中飄揚著。
同姜維這群追兵保持著一段不小的距離,眼見著要到達了姜維熟悉的那道河曲處。
也許是見到了這處傷心之地與大漢士卒們的埋骨之地徹底激起姜維心中的那股子西北大漢特有的狠勁。
無視了已經被遠遠甩著後方的那些騎著馱馬的大漢步卒,在大聲呼喝聲中姜維就這樣繼續領著幾十名親軍打馬朝著前方曹賊剩下的兩百多人追趕而去了。
幾十匹馬所發出的馬蹄聲同幾百匹馬的馬蹄聲之間可是有著不小的差距,見到姜維敢做幾十人追著自己幾百人的如此舉動,郭淮也是有些惱怒成羞了。
再怎麼樣他郭淮當年在防禦蜀賊侵擾大魏疆土與蜀賊賊頭諸葛匹夫互相攻伐的時候,這姜維還不知道在哪裡呢。
姜維一而再再而三的莽夫舉動,徹底的將郭淮的怒火給挑逗了出來。
見狀郭淮當即拔出了腰間的佩劍就準備掉轉馬頭帶著人同姜維這個二臣賊子決一死戰,以此來洗刷先前的恥辱。
還好,在郭淮這個雍州刺史下定決心準備真刀真槍同對面的姜維來一場實打實的決戰,跟隨在郭淮身旁的魯芝終於發揮了他的作用。
郭淮剛剛拔出腰間的長劍,魯芝立即就朝著那群護衛們大喊了起來。
開什麼玩笑,此戰無論輸贏,若是郭淮今日真有個什麼閃失,魯芝可以確定一點那就是在場的所有人根本就別想活下去了。
也許是姜維的猖狂舉動也讓魯芝本人看不下去了,阻止了郭淮的舉動,魯芝便就吩咐起了那些護衛們準備勒馬回頭反攻。
而他本人則是領著郭淮一路向著北方的夷道城方向跑去了,最後關頭郭淮也做出了最後一個命令。
大聲的吩咐起幫他持著帥旗的那名壯漢不要跟過來,讓其打著他的旗號去把對面那個二臣賊子的頭顱拿下再回夷道。
喜歡曹魏天子請大家收藏:()曹魏天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