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胡奇彬,其他幾人在嘗試過影子教學的效果後,思路也都被擴充套件開來。
“原來如此,還可以這樣勾引!”
“學到了,卡小兵身位,可以偷偷點人蹭傷害,對面還沒法還手。”
“這補刀節奏,太流暢太絲滑了。”
他們幾個都是水平高絕的職業選手,很多東西其實就隔著那麼一層薄薄的屏障,一點就透,只不過需要有人來打破那層窗戶紙。
掌握了其中的思路之後,剩下的部分,就是如何將這種操作細節,融入到自己的習慣中。
沒錯,王子修並沒有打算讓隊員們去完完全全模仿ai的操作。
那樣做是沒有意義的。
他們都已經接觸了英雄聯盟很長一段時間,潛意識裡的習慣培養成了肌肉記憶。
很多下意識的反應,都不需要經過大腦中樞神經的指揮,就跟膝跳反射一樣,真正的“手比腦子快”。
這種情況下,強行讓他們去習慣另一種操作方式,反而會起到反效果。
吸取ai教學裡的“思路”部分,將其轉化、變種為新的操作,才是職業選手需要做的。
……
不過,五個位置的隊員裡,研究過ai教學之後,身處打野位的曾燦依舊有些迷惑。
“嗯?”
曾燦一副思考的樣子,瘦削的面龐,半框式黑邊眼鏡的透明鏡片下面,雙眼微微眯起。
打野,和線上的情況不同。
遊戲前中期的很多時間,他都需要獨自一人待在野區裡,而且面對的對手也是完全按照既定邏輯行動的野怪。
他不需要像線上那樣,考慮對線期的博弈,如何技能消耗換血,如何處理兵線,甚至如何找機會線殺;
大多數時候,打野需要考慮的就是怎樣將野區最高效率地利用起來。
藍半區,擁有藍buff,魔沼蛙,暗影狼,共計三組野怪;
紅半區,擁有紅buff,鋒喙鳥,石甲蟲,也是三組野怪;
因為不同野怪有著不同的重新整理時間,而倘若重新整理後沒有去刷掉,就相當於“浪費”資源,所以規劃出一條最高效率的路線,是合格打野的必修課。
曾燦自覺他的刷野基本功還是相當熟練。
常規的藍buff開野,邊打邊向著魔沼蛙的方向拉扯,這樣在快要擊殺buff怪的時候,可以給蛤蟆頭上丟出一發懲戒,吸引住仇恨讓野怪主動來找自己。
這樣中間能夠省出幾秒鐘的移動時間差;
刷蛤蟆的時候,控制著距離向三狼方向拉扯,也是相同的道理;
前幾天因為nga戰隊鬧出的那項“打野科目二”的活動,他自己也測試過,最終的成績倒也是輕鬆達到了及格時間。
注意一些小細節,正常做好拉野,想及格倒是不難。
但令曾燦沒想到的是,嘗試性地按下f6觀看“影子”ai的教學時,他發現對方的行動軌跡,明顯比他自己的要快上了那麼幾步!
“怎麼可能?!”
“這不科學啊?”
曾燦暫停下了【訓練模式】裡的練習,開始思考問題。
他當然知道所謂的“快上幾步”意味著什麼。
這代表著他跟ai在同等屬性,同樣英雄,甚至同樣刷野路線的情況下,對方比他的用時要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