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這幾日飛水居民,正在因老虎營的短發吵的不可開交。也有覺得省事的,也有覺得不孝的,更有覺得不守規矩該打死的,林林總總,不一而足。但不妨礙他們彙聚一起看熱鬧。或許,愛湊熱鬧的毛病,古今中外,除卻特別的幾個國家,都概莫能外吧。
咣咣咣的一陣鑼響,群眾漸漸安靜下來,都惦起腳、伸長了脖子往臺上看。不一時,劉大戶一家子男丁皆被反綁著雙手,跪在了臺上。就有一個婦人,哭哭啼啼的上了臺,訴說著劉大戶如何放債,逼的她家破人亡,只得改嫁,日日遭丈夫打罵。
譚元洲與管平波蹲在左近的屋頂上,抽抽嘴角道:“現在的丈夫打罵,同劉大戶沒關系吧?”
管平波正抱著一碟子雞爪,邊啃邊看,聽到譚元洲點評,放下雞爪道:“要挑起百姓的情緒,須得先由一個淺顯的故事做開端。倘或一上來,就複雜無比,百姓聽不懂就散了。有了淺顯的故事開頭,再慢慢加重口味。從放債,到奪田,到令人家族盡亡,層層推進,高潮疊起,百姓才會看的津津有味,記得清清楚楚。慢慢的,地主的醜惡才會廣為流傳。這便是輿論戰了。”
譚元洲道:“果真是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管平波笑著踢了譚元洲一腳道:“你滿腦子都是打仗打仗,別的就一點心思都不動了不成?”
譚元洲從管平波的碟子裡搶了個雞爪,叼在嘴裡道:“出門前才上的課,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我甚都會,怎襯的出營長你的威嚴?”
管平波道:“去你的!你越厲害,我才越威嚴好嗎!帶一群歪瓜裂棗的老大,必須只是地痞流氓啊!”
卷宗二人早審過無數回,飛水話還聽不懂。難得休閑,索性懶的再看戲,就在屋頂上,你一言我一語的鬥起嘴來。
考慮到飛水人多,公審便不能太長,省的出事故。因土豪劣紳幹的事都差不多,也不是人人都有資格被公審。此迴游街的不少,真上戲臺子的就只有三戶人家做做代表。
在制度的驅使下,很難有地主堅守底線。放貸、兼併、爭奪女人,成了土豪劣紳的日常。那官紳勾結的嘴臉、那跪求而不得的土地、那令人膽寒的利錢、那饑腸轆轆的痛苦、與那看不到盡頭的勞作交織在一起,形成絕望的網,死死罩住了百姓的一切。每一個受害人泣涕橫流的故事,都紮進了人的心裡。有人開始罵,有人開始哭。惡毒的詛咒此起彼伏。藉著公審,所有覺得委屈的人,肆意宣洩著。
人群中的馬蜂,心寸寸下沉。政治立場是個很微妙的東西,或許很多人並不清楚這一個詞,但聰明人總是能敏銳的發現它的存在。可以說,劉大戶幹過的事,竇家一件沒落。他沒多少文化,卻也聽過不少評書。風水輪流坐,竇向東在擴張時,亦沒少滅當地豪強。土地只有那麼多,他們不奪,又何來米糧?然而,他從未見過,有誰似管平波一般,徹底的站在了泥腿子的那一頭。
馬蜂不知道怎麼描述心中的異樣,他只知道,如此行事的管平波,絕無可能再跟竇家上一條船。他有些明白,為何口齒伶俐的張和泰每次說起老虎營,都有語無倫次之感。確實太奇怪了!
第二個地主審訊完畢。群眾中罵聲震天。其實,沉默的才是大多數。但他們不說話,自然就被激憤的言論“代表”。一無所有的佃農自是罵的爽快,可中産與富農們,已是本能的嗅到了危險的氣息。
就在此時,今日的終場,孫舉人一家男丁,被押上了戲臺。孫舉人乃張四妹之夫孫梁勝的祖父,早已離世。但讀書人地位超然,便是他死了,街坊依舊習慣的稱之為舉人家。旁的不說,旗杆還在人宗祠門口豎著呢。到孫梁勝之父,亦算有出息,年紀輕輕就考上了秀才,卻是多年再無進益。心中憋悶,性子就越發古怪,街坊喜歡他家的人不多。
然孫舉人家雖有些許良田,可保一家衣食住行,卻不似前頭兩個大地主有為禍一方的本錢。認得他們家的人,見他們做了犯人,都覺得驚奇,忍不住交頭接耳,猜測他們一家子作了什麼壞事。
眾人百思不得其解之時,張四妹從容的踏上了戲臺。抖開狀紙,一字一句的念道:“我,張四妹,原孫梁勝之妻。今日來告孫家男丁,合謀殺害八口女眷之罪!”
人群哄的炸了!
人群中的讀書人皆目瞪口呆!張四妹竟敢以妻告夫!她竟是……不怕死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