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楚窈想了想,大著膽子問了句,“奶奶,那個……我,我是早産兒嗎?”
方氏一怔。
她面上的笑容慢慢散去。
“早點兒吃晚飯吧!你跟她們說了這一下午的話,把溫習的時間也耽誤了。吃完飯,你就上樓上看書去,夜裡我給你做份宵夜吃。”說著,方氏沉著臉去了廚房。
傅楚窈看著奶奶的背影,以及她那挺得筆直的腰桿……
為什麼只要一提起她的身世,奶奶就不高興呢?
會不會是……
奶奶和她媽媽之間的關系不好,婆媳不睦,所以只要一講到她的身世,奶奶就會想起她的媽媽?一想到以前的不愉快,奶奶就不高興?
傅楚窈嘆了一口氣。
接下來的日子,傅楚窈每天就被奶奶關在家裡看書學習。
有時看書看累了,她就跑到樓下的廚房裡去,一邊跟奶奶商量著藥膳的菜式,一邊根據自己前世那豐富的吃喝玩樂的經驗,創出菜式,並且設計擺盤什麼的。
有了奶奶的專業意見,再加上傅楚窈的烹飪功夫,與美妙的擺盤……
這一個月下來,她已經記錄下來二三十種比較創新的藥膳菜式,再加上一些傳統的藥膳方子,傅楚窈已經累積了大約五六十種藥膳選單。
與此同時,吳桂花與張桃子已經分別行動……
張桃子自知自己沒能力面試應聘者,就自告奮勇地去監制那些桌椅櫃子什麼的。
而吳桂花則在傅楚窈的指導下,先是張貼大字報鼓勵工人家屬、無業知青寫簡歷投遞,然後又在近四五百份應聘資料裡選取了二百位應聘者來進行第二輪的面試。
在第二輪的面試中,吳桂花選中了八十人。
接下來,傅楚窈又在這八十人中,開始第三輪面試,又刷下去了三十人。
最終,有五十個人被選中。
傅楚窈決定用一個月的時間來培訓這些員工。
這五十名員工被分為兩個大組,一是後廚部,一是樓面部。
後廚部就是做菜的地方了。崗位又為分主菜、湯品、點心三個組,由六位大廚分別任主廚、副廚;在他們之下,自然還有其他的如一灶、二灶等分工。
樓面部就是做服務這一塊兒的了。崗位又分諮客、服務員、傳菜員、收銀員等等。
其實傅楚窈也不太清楚具體的流程。
但是,前世的她,後來只剩下錢了……所以她只顧著吃喝玩樂,而且對於吃喝玩樂,她也是有要求、有追求的!
所以,她按照自己的心得,一方面將制訂好的那些菜式交給後廚部去試做、練習;一方面開始制定出各種條條框框,以約束服務員們的工作效率、著裝、服務態度等問題。
與此同時,傅楚窈又列出了食物所需要的單子,讓吳桂花和張桃子滿世界的去尋找貨源,然後還要貨比三家,拼價格拼質量。當然,傅楚窈也沒忘了梁家村的二柱嬸和胖嬸,特意向吳桂花和張桃子指定了……有些山貨必須要找二柱嬸和胖嬸拿。
就這樣,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