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好能幹啊!好,所以……這道菜將來就入選到藥膳館的選單上了!
方氏極會持家,三四兩瘦肉剁成泥、攤在淮山片上,顯得厚實;而淮山本身淡而無味,配上了豬肉之後,自然也變得鮮甜了。
而且,奶奶的審美感真是很好……
裝肉餅的盤子是淺口的湯盤,還是漂亮又熱鬧的青花瓷的正好襯著顏色素淨的肉餅;煎豆腐用的是普通的素色寬邊盤子,豆腐塊兒被堆得高高的,盤子邊沿露出了大片的、幹淨的素白色;盛冬瓜蝦皮湯的,冬瓜蝦皮湯也素淨,所以奶奶用了個彩瓷大湯碗……
這麼一頓飯,不但吃著味道好,就是看著……也讓人覺得賞心悅目。
傅楚窈捧著碗,動作秀氣文雅,但吃飯的速度並不慢……
而方氏則看著倆孩子捧著飯碗叮叮當當的扒飯,不由得展顏一笑。
吃完午飯,大約是因為午飯吃太飽,也有可能是因為上午看書太費腦子了,傅楚窈感到暈暈欲睡。
在院子裡打了一套怒嗔拳,但想要睡午覺的勁兒還沒過,她索性回到樓上去眯了個午覺。
歇了午覺,方氏依舊不讓孫女兒幹活,只讓她看書。
而南瓜仔則被方氏指使得團團轉——雞崽兒送來了,得壘個雞圈;要去外頭的廢品回收站那兒去換幾個破盆子回來,再把院子裡的一小塊地開墾了,栽種上了一些方氏從集市裡買回來的菜籽和現成的蔥、蒜什麼的……
除此之外,方氏還要求南瓜仔一邊幹活、一邊背湯頭歌,一旦背錯了還要從頭再背一次。
下午四點多,有人來敲門了。
傅楚窈想起了昨天與吳桂花的約定,心想肯定是吳桂花和張桃子過來了。
南瓜仔跑去開了門。
來人果然是吳桂花和張桃子。
兩人並不是空手來的。
她們兩個人、四隻手上提滿了東西——水果、糕點點心、茶葉、雞蛋什麼的,張桃子的手上還抱著盆景,像是已經打了苞的茶花樹。
“兩位嬸子來了?哎,你們還拿那麼多東西來!”傅楚窈連忙上前接待。
方氏聞訊、也從廚房後來走了出來。
吳桂花和張桃子連忙上前,對方氏說道,“方婆婆好!聽說你們搬了過來啊,我們家裡的老人也高興,這不,曉得您愛些花兒草兒的,我婆婆特別讓我們送盆茶花過來,祝您和阿窈的小日子啊,過得就跟這花兒一樣,紅紅火火的!”
這話雖然俗套,但方氏愛聽。
方氏喊了南瓜仔去燒水沏茶,然後和吳桂花、張桃子閑聊了幾句,請她們吃了茶,便藉故離開。
傅楚窈則開始和吳桂花、張桃子聊起了藥膳館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