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出兩路疑兵去打亂大淩河對岸,韃子兵摸不清明軍的動向,必然被牽著鼻子走。一旦出現應對疏漏,或是兵馬調動的痕跡,明軍就可以突襲過河。至不濟被韃子兵識破了,大不了就是兩千騎兵去活動一圈,也沒什麼損失。
赤古臺拱手領命,方原又交代道,“老三,傳令軍,每日的軍事操練兩個時辰,一日在夜間,一日在白日,輪流著來。我們再在河岸安裝上高音大喇叭,操練之時將聲兒傳到河對岸去。我們睡不著覺,韃子兵也不要睡覺。”
方原的計劃是充分發揮了主攻的先手優勢,不計手段的打擊韃子兵的軍心士氣,令對岸的韃子兵隨時處於驚弓之鳥的狀態。肥的拖瘦,瘦的拖死!看這些韃子兵還能在對岸熬上多久。
景傑一聽失笑道,“老大,果然妙計!”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次日凌晨,赤古臺依照方原的調遣,派出了兩千騎兵,往上下游轉移。馬尾上拖著樹枝,所過之處掛起了漫天的煙塵,看著就像上萬人轉移的陣仗。
尼堪見了這種陣勢,也懷疑過是否是明軍的疑兵之計。但是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尼堪哪裡敢憑感覺來賭博?一旦明軍真的往上下游轉移渡河,大淩河防線立刻宣告崩盤。
既然主攻的明軍變了陣,主守的尼堪被逼無奈,也只能跟著變陣,派出兩隊,每隊五千人的騎兵往上下游跟蹤監視。
與此同時,明軍軍營的高音喇叭也架設在了岸邊。
每當明軍操練之時,聲兒遠遠就能傳到對岸的韃子軍營,聲勢驚人。而且明軍還是一日夜間,一日白天輪流著來,韃子兵哪裡能摸得清規律。夜間是一日三驚,白日也是繃緊了神經。
雙方就這麼在大淩河僵持了十日,滿清軍營的韃子兵連安穩覺都沒睡上一夜,早已是士氣低落,軍心浮動。不少將領甚至開始叫囂著,軍渡河,痛痛快快和明軍決戰一場,也勝過眼下這麼日日遭受煎熬。
尼堪這幾日也是不堪其擾,又能有什麼法子?要埋怨也只能埋怨明軍的高音喇叭太過怪異,竟然能聲傳數里!
他只能令軍上下分成兩隊,一隊一萬人,輪流值守、休息。
方原也沒有令尼堪糾結太久,在第十二日夜間,趁著韃子兵早已對高音喇叭麻木之時,連夜修了五條浮橋,明軍鐵騎開始速渡河。到了次日清晨,已渡過了六千騎兵。
尼堪見明軍騎兵突襲過河,是猝不及防,立刻派出值守的一萬騎兵前去狙擊渡河的明軍騎兵。餘下的一萬騎兵剛剛值守結束,睡下沒多久,一個個還是睡眼朦朧,集結的行動十分遲緩。
雙方的騎兵主力在大淩河北岸展開大戰!
五千、八千、一萬......
隨著渡河的明軍騎兵,特戰軍軍士越來越多,韃子騎兵也沒了數量優勢,漸漸由上風被壓到了下風。
大戰持續了一日一夜。
尼堪所部兩萬騎兵,兵力上處於劣勢,軍心士氣更是低落,終於宣告不支。只能棄守了大淩河,往廣寧城撤退。
喜歡回到明末玩淘寶請大家收藏:()回到明末玩淘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