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原絕對是填鴨教育的支持者,在他看來,西方所提倡的素質教育就是在養豬,進行階級固化。成天宣傳素質教育為上的西方,其上流社會的子弟實行的也是填鴨式教育,只是將底層百姓當豬養。
基礎學科類,尋常百姓學習六年,王府的郡王、郡主必須學習九年。國學基礎必須達到穿越前初中生的水平,而現代數學,至少要達到穿越前小學六年級的水平。
待基礎學科考核過關了,才能由江南大學堂派出專業教授進行高等教育的學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至於高等教育方面,主要學習的內容便與尋常入大學堂的學子不同。不再學那些分門別類的行業專業知識,而是進入統治能力的相關培訓。
除了之前帝王培養的法家學說,制衡權謀之術,方原又再加上了與資本主義萌芽相關的《政治經濟學》。本來經濟方面,光是學習政治經濟學是遠遠不夠,但方原也只學過這個,還是在高中學政治學的。
其他的《西方經濟學》《貨幣學》《資本論》什麼的他其實也不會,這個時代就更沒有人會,只能選擇作罷。
方原要在大明大肆推廣基礎學科教育,最大的難題就是缺乏書籍。其實整個封建社會,制約百姓上升通道的,就是書籍。通常只有官員、富商、權貴之家、書香門第才會有學習的書籍。
這個時代印刷出來的書籍十分昂貴,遠不是尋常百姓家庭所能承受。若還要學習十餘門學科,那單是書本這一塊,就是不能承受之重。
方原決定所有書籍免費,由他花銀子在淘寶上訂購簡體字版的各類書籍,再統一發放到各個官府,學堂,免費發給每個學子。待學成之後,書籍再統一回收,分發給下一批學子。
這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據估算,每年至少五十萬兩銀子,但方原咬著牙也忍了。
當然,這種現代化教育要推行,絕非一日之功,甚至需要數年、數十年的推行才能初見成效。其中必然也會有很多反對的雜音,方原的決定是上行下效,由攝政王府的郡王、郡主先行按照現代化教育來培養,做出一個典範,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方原當眾宣佈今後無論郡王、郡主都要實行現代化教育,眾人是一頭霧水,連公主、小苑也是驚愕萬分。
方原詳細的解釋了現代化教育需要學習的各門學科,眾人還是似懂非懂。因方原規定了所有郡王、郡主全部學習同一學科,這對身為庶子的方和來說,十分有利。至少在方原這個方案下,給了方和一個公平展示能力的機會。而之前的教育,完全是按照出身嫡庶,根本就不公平。
小苑是第一個站出來支援,“就按照公子的說法吧!”
方原瞧著公主問道,“公主,你說呢?!”
公主怔了怔,方原的這個教育方案顯然淡化了嫡庶的血統,而是以真才實學,才能為重,對身為攝政王妃的她是十分不利。
但這兩年的夫妻,她早就對方原的性子知根知底。方原這麼做,絕不單單是因為後宮之爭,而是給了全天下的莘莘學子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
人,總是不患寡患不均,公平的競爭才是維繫天下穩定,長治久安的基石。
公主身為攝政王妃,縱然吃了大虧,但在天下人的利益面前,個人的得失也就微不足道,便選擇了支援方原的教育改革方案,“既然駙馬決定了,就照做吧!”
方原沒想到她會應允得這麼爽快,對她的識大體,顧全大局是由衷的欽佩和喜歡,欣喜的衝公主點了點頭。
一切盡在不言中!
喜歡回到明末玩淘寶請大家收藏:()回到明末玩淘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