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原佯作點了點頭,又故作為難的說,“可是,南京城是大明的陪都,曾經太祖皇帝建都之地。本督若貿然派兵進駐南京城,名不正言不順,更會引來朝廷的猜忌。這麼吧!不如待我稟奏了朝廷,朝廷若下詔令我進駐,我立刻派兵進駐。”
趙明義、劉敬二人面面相覷,若等上奏朝廷,朝廷批不批覆還是兩說。單是這中間的時日耽擱,至少也是幾個月了。到時無論馬士英、左良玉之間的勝敗如何,勝利的一方也會再次將南京城的鄉紳、富商搜刮個遍,那還得了?
方原雖然手段強硬,對官員、鄉紳、富商欺凌百姓的行為打擊十分嚴令,如同一隻猛虎,但卻是餵飽了的猛虎。而馬士英、左良玉卻是兩頭還沒吃飽的餓狼,相比之下,他們當然會選擇方原的庇護。大不了之後少幹些為禍百姓的勾當,也比被人強搶銀子、女人強啊!
二人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齊聲哀求說,“方總督,你若遲疑不決,南京城的百姓就暗無天日,生不如死了啊!”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如今還差的就是南京城鄉紳、富商邀請方原進駐的勸進萬人書,還有控訴馬士英、阮大鋮暴行的萬人訴狀。
但這個要求,卻不能由方原主動提出,咳嗽了一聲,暗示了邊上的胡琦。
胡琦指著二人大喝說,“既然南京城百姓盼方總督如盼甘霖,那就上一紙萬人書,聲討馬士英、阮大鋮的惡行,再邀請方總督進駐。有這份萬人書,方總督才算對朝廷有個交代。”
趙明義聞音而知雅意,忙說道,“方總督這是弔民伐罪,哪裡是名不正言不順?只要方總督進駐南京城,我們立刻組織南京城的一萬百姓上萬言書,哦,不,十萬百姓上書,向朝廷澄清實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有了這一紙十萬百姓的萬人書,政治方面的顧慮就可以打消了。但軍事方面的顧慮,方原還是頗有為難,尤其是掛在南京城城門上的朱元璋靈牌。炮轟明太祖朱元璋的靈位,事情是可大可小,若朝廷要借題發飆,也是順理成章。
方原還是不願給朝廷留下這個口實,沉吟著說,“可是南京城城防固若金湯,城門上還掛著太祖皇帝的令牌,我也不敢炮轟南京城,該怎麼入城呢?”
趙明義、劉敬互望了一眼,忙勸說道,“方總督,根本無須炮轟南京城。南京城外城十八道城門,內城十三道城門,守城的明軍不過一萬人,還有五千石臨時拼湊起來的囚犯、勞役,我們有法子開了城門,迎接方總督入城。”
方原等的就是他們裡應外合的支援,若能兵不血刃的進駐南京城,那是最好不過。
如今他的一切條件,南京城的鄉紳、富商都答應了,還有什麼可推脫的,“好,既然如此,我就立刻整軍。等你們開了城門,就入城清除奸佞。”
送走了趙明義、劉敬二人,方原這才召來了景傑,與他商議攻打南京城的準備。
因馬士英,劉良佐還有六、七萬明軍在採石磯,隨時可能回援南京城,景傑建議的方式是圍點打援。
在龍江碼頭已駐紮了裝備精良的五千玄甲軍,若有裡應外合的話,便由甘輝率領這支精銳玄甲軍士直接入城,進行斬首行動,捉拿阮大鋮,控制駐守南京的官員、官兵。
再由趙全忠率五千精騎埋伏在採石磯援救南京城的必經之路上,採石磯的明軍不動則罷,若膽敢回援,立刻予以剿滅。
萬事俱備,方原今次對南京城已是志在必得。若劉良佐按兵不動,則暫時放過池州、徽州;若劉良佐敢援救南京城,就連池州、徽州一起拿下。
喜歡回到明末玩淘寶請大家收藏:()回到明末玩淘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