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之後,南京城裡的金陵商幫,鄉紳傳來了訊息,已聯絡了北城神策門的守將,只要玄甲軍一到城門下,立刻開門獻城。
南京城乃明朝留都,乃是朱元璋當年傾力打造而成,南京皇宮的規模甚至還超過了紫禁城。
內城十三道城門更是防守森嚴,東有朝陽門,南有聚寶、通濟、正陽三門,北有神策、太平、鍾阜、金川四門,西有三山、石城、清涼、定淮、儀鳳五門。其中防禦最堅固的是聚寶、通濟、三山三門,各有三道甕城;石城門有兩道甕城;朝陽、神策二門有一道甕城。
神策門是位於南京城北,乃是南京城十三道內城門裡,唯一一個外甕城的城門,有左右兩個甕城門洞,當年是宰相劉伯溫親自勘察修建,乃是一道防禦最堅固的軍事要塞。
鄭成功北伐南京城,就是慘敗在神策門外,滿清大勝後,改神策門為得勝門。
方原接到金陵商幫的這個訊息,打心眼裡還是有些懷疑這是不是一個陷阱。他們為什麼不選擇獻出沒有甕城的城門,而是選擇這麼一座有甕城的城門,一旦玄甲軍進入甕城,守軍將內城城門、甕城城門一關,便能輕鬆的圍殲進入內城的軍士。
金陵商幫的訊息不能盡信,也不能不信,方原和景傑、秦展帶著二十個精銳之士,喬裝成百姓前去神策門探查了一番。
神策門之外是一片荒蕪的山林,人煙罕至。
方原、景傑、秦展三人對視了一眼,憑他們的經驗和眼光,金陵商幫選擇這種防禦堅固,利於伏兵,城門外空無一人的城門來獻城,其中就是有詐。
方原凝望著遠方的神策門,問道,“老四,金陵商幫的戲演得真好啊!連我也瞞了過去。”
秦展搖頭說,“老大,金陵商幫之前的投靠似不是作假,錦衣衛探查了神策門的守將,是南京城的守備太監韓贊周麾下的監軍李成。這些宦官裡忠於朝廷的可不在少數,應該是金陵商幫洩露了獻城的訊息,神策門守軍是將計就計吧!”
自明成祖遷都到北京後,南京城的軍事防禦一般是由守備太監和參贊軍務的兵部尚書共同主持。
方原拼命的回憶歷史,這才記了起來,這個韓贊周就是南京城的守備太監,和阮大鋮關係甚好,也是對大明朝忠心的太監,滿清破南京城後,韓贊周也自殺身亡。
看來神策門真的是一個陷阱,就等著方原的玄甲軍去上鉤了。
方原問道,“老三,你說是不是該放棄攻打神策門的計劃,再想法子破城?”
景傑朗聲說道,“老大,我只聽過猛虎撲羊,還從未聽過羊還設陷阱捉拿猛虎的理!所謂一力壓十巧,無論南京城的明軍玩什麼花招,在玄甲軍的雷霆軍威面前也是徒增笑柄!”
方原聽了他的豪言壯語也是豪情陡生,明軍怎麼玩計謀也打不過抱著三國演義當兵法的滿清,宋軍怎麼玩計謀也被才從東北深山裡出來的金人碾壓。在壓倒性的實力優勢前,任何兵法奇謀也是笑話。
大笑說,“好,老三你說,這仗該怎麼打?”
景傑說道,“既然南京守軍要設陷阱,就在神策門全殲南京守軍,省得我們還要打巷戰逐一殲滅。我建議將計就計,將入城的玄甲軍分作三隊,一隊入甕城誘敵,伺機爆破內城城門,一隊待城外山林的敵軍埋伏盡出,殲滅伏兵,一隊在城外巡視,伺機殲滅前來神策門救援的援軍。”
方原點了點頭,贊同了他的戰法,“好,今次南京之戰,就由老三你來指揮,我給你吶喊助威了。”
三日後的入夜時分,五千玄甲軍分作三隊,前隊一千人,中、後隊各兩千人。
步戰營統領甘輝率前隊的一千人依著與金陵商幫的約定,到了神策門外,開始叫開城門。
城門的守將李成見玄甲軍的一千前隊隨行竟然還帶著沉重的大盾,也是心生疑惑。按常理,斬首行動當然以機動力取勝,玄甲軍帶著沉重的大盾做什麼?
但神策門的這個陷阱是經過阮大鋮、韓贊周商議後確定的奇謀。所有伏兵、援軍也都準備妥當,他區區一個守將也不敢憑猜測就拒絕放玄甲軍入城。否則,一旦甕中捉鱉之計失敗,他擔不了這個罪責。
甘輝在城門外不斷的喊叫,李成也不敢在多做猶豫,只能依著約定開啟了城門,放甘輝的玄甲軍前隊入內。
玄甲軍進入甕城城門之後,正準備突進內城的城門。
李成大喝一聲,令守軍立刻關閉內城城門,整個甕城已是燈火通明,甕城的城牆上出現數百明軍的弓箭手。
“放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