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如今的四大猛將是甘輝、施琅、周全斌、馮信。
如今施琅早已投敵;甘輝被圍困在鳳凰山;周全斌、馮信正在狙擊玄甲軍,跟著鄭森身邊的,連一個能擔大任的大將也不見蹤影,怎麼去抵擋如狼似虎殺來的玄甲軍?
鄭森正暗歎今日要全軍覆沒,卻見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將站了出來,生的是虎背熊腰,孔武有力。
小將匆忙的行了個軍禮說道,“末將劉國軒,精通水性,願領兩千軍士殿後,掩護總兵大人撤退。”
這個劉國軒是初入中軍帳不久,之前頗有軍功,但因其年幼,在鄭家又無舉薦之人,鄭森一時也未曾留意,只令他在中軍帳留職。未曾想到,在這個士氣低落,軍心惶惶的危難關頭,劉國軒竟然敢主動請纓去狙擊玄甲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鄭森也來不及多想,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立刻調撥給劉國軒兩千鄭軍,令他前去斷後,能拖住玄甲軍兩日,便可撤退。
劉國軒領兵去後,鄭森遠眺著鳳凰山的方向,鄭家第一猛將甘輝還被困在鳳凰山上,若不去營救,甘輝必會兵敗陷在敵手。
鄭森盤算著要不要立刻前去解救甘輝,卻被手下死死的攔住了,七嘴八舌的開始勸說鄭森。
“總兵,鳳凰山下還有三千明軍駐守,若此時前去,且不說能不能打退明軍,縱然打退了,五千鄭軍有幾個能活著回到金華府的?”
“豈能為了甘輝一人,致總兵大人性命,五千鄭軍性命於不顧?”
“甘輝勇猛無敵,說不準此時早已從山路逃走了。”
諸人是七嘴八舌,反正態度只有一個,就是任由甘輝自生自滅,保住五千鄭軍要緊。
鄭森是絕然捨不得拋下猛將甘輝,但麾下諸將無一人願率兵前去營救甘輝,法不責眾,他也很是無奈。莫說諸將調不動,就是五千鄭軍,也沒有多少會執行這項幾乎是陷入必死之地的軍令。若鄭森再強硬下去,估計眼下這支五千鄭軍也會一鬨而散,拋下他直接南逃。
鄭森百般無奈,只能再次眺望鳳凰山一眼,遙敬了一個軍禮,暗自祈禱甘輝能殺出重圍後,便下令派出兩隊哨騎分別前去知會周全斌、馮信二人不要再戀戰,撤退至金華府匯合。
佈置妥當一切,鄭森便率著五千鄭軍開始加速的南撤。
鄭森從杭州府撤退的訊息一傳出,正在利用水網地形,與赤古臺打著游擊戰的周全斌,還有駐守在錢塘江邊的馮信得了軍令,不敢再在杭州府逗留,全軍南下金華府。
赤古臺率玄甲鐵騎追擊,斬殺了一千鄭軍,終於還是讓周全斌藉著水道逃走了。
馮信的五千鄭軍正準備撤退,被突然渡河的玄甲軍打了個措手不及,損失了一千餘鄭軍。方原的目標是儘快至杭州城安民,還有招降猛將甘輝,也沒再去擴大勝果,馮信也就藉機成功的逃脫了追殺。
等方原在三日後趕到杭州城郊時,卻見到馮廷還沒能突破把守各處水道的兩千鄭軍。
兩千鄭軍能拖住五千玄甲軍精銳,堅守了三日之久,方原是微微一驚,忙追問鄭軍的統領是何人。
馮廷如實的彙報說,是一個叫劉國軒的小將,精通陸戰、水戰,忽水忽陸,互相策應,玄甲軍每推進一步,都十分艱難。在杭州城外大戰了三日,只推進了五里。
方原暗自恍然,這個劉國軒可不是什麼小將,乃與甘輝、施琅並稱鄭家五虎將之一,史書上鄭家那個臺灣小朝廷的軍事支柱,初一露面便已嶄露頭角。
喜歡回到明末玩淘寶請大家收藏:()回到明末玩淘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