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獨立核算部門的管理工作,就交由小苑來負責。
蘇州府的秋糧徵收工作也是進展順利,因為今年蘇州府風調雨順,再加上陳洪謐等蘇州府官吏為了討好方原,賣力的催收,非常順利的就徵收了四百一十五萬石糧食,其中需要上繳朝廷的是兩百一十五萬石糧食。
餘下的兩百萬石糧食,就依照之前與方原的商議,透過糧食,還有折換成銀子的方式,一共上交給方原相當於兩百萬兩銀子的保護費。
方原將這部分四百餘萬兩銀子的追繳田賦,劃撥一百五十萬銀子秘密上交給崇禎,餘下兩百五十萬兩銀子,就進了方原自個兒的腰包。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的餘額寶賬戶上的銀子數量已達到六、七百萬兩,單是餘額寶支付的每日利息就有七百兩,可說是財大氣粗,終於可以放手的進行大型軍事基地的建設,還有火器研究局的經費投入。
方原直接撥給了湯若望、畢懋康二人主持的火器研究局,總共五萬兩銀子的研究經費,令二人務必在三個月內,見到研究成果。
而景傑那方關於建設大型軍事基地的方案也已出臺。
總共預計要徵收太湖洞庭山附近的耕地八萬畝,林地十九萬畝,其中有屬於翁家、席家、沈家的耕地五萬畝,林地十五萬畝;屬於自耕農民、漁民的耕地三萬畝,林地四萬畝需要轉移自耕農民五千戶,漁民一萬人。
徵收自耕農民、漁民的這部分土地的費用,按照官方徵地的標準,至多就是5兩銀子畝耕地,2兩銀子畝林地。但市價卻是10兩畝耕地,4兩畝林地。
方原不想剋扣這些農民、漁民的土地,按照官方徵收價,市價折中的價格,7.5兩銀子畝耕地,3兩銀子畝林地進行徵收。
單是這部分需要支出的銀子,就是35萬兩左右。
除了必須要支付足額的土地收購費用之外,還要想法子安置這些以耕地、打獵賴以生存的農民、漁民,至少也要給他們一條生計。否則,這些失去了生計的農民、漁民,也是流寇、劫匪的高發人群。
不過這倒難不倒方原,因為修建大型軍事基地,打造戰艦擴建水師,缺的就是大量的勞力。只要提供吃住,再按月發放餉銀,便能安撫好這些人。而且修建軍事基地,打造艦隊也是持續數年的大工程,至少在數年時間內,這些農民、漁民還是衣食無憂的。
若水師建成之後,更缺擅長水上作戰的軍士,而那些常年在漁船上生活,熟悉水性的漁民,就是現成的水兵兵源。而不習水性的農民則可以留在軍事基地裡當雜役謀生。
至於洞庭商幫席家、沈家土地徵收的費用,方原會親自去找席、沈二家協商;翁家的土地,等搞死了翁家後,可以如數充公。
興建一個大型軍事基地的費用也是不菲,據方原和蘇州府府衙官員經過連日測算,一個二、三十萬畝的大型軍事基地,各項建設費用合計,至少在200萬兩銀子以上。
200萬兩銀子的修建費用,方原的金庫也可以承受,但這個數字只是個初步估算的金額,方原卻不會輕易的信了這個數字。
蘇州府官衙的做派,不從中撈取回扣才是奇了怪了。以明朝官場的尿性,若由官府來承建,修到一半再要求追加費用,或是拖延個幾年修不成,也是再尋常不過,那這個軍事基地就和寧遠防線一樣,是坑銀子的無底洞。
修建軍事基地到底要多少銀子,方原眼下也是估算不出的,他麾下暫時也沒有這種精通基建方面的人才。
方原能想到唯一得出較為準確費用的法子,就是公開招標。
公開招標,令當地富商來承建,最大的好處就是能找到具體責任人。交給官府來修,超出預算,或是建築質量出了問題,府衙的官員肯定會互相推諉扯皮給有關部門負責,而這個有關部門通常是找不到的,最終只能不了了之。
若承包給本地富商來修建,無論出了任何紕漏,責任人相當的明確,方原可以直接拿承建富商來問罪,而損失的費用,可以直接充公富商的家產來彌補。
公開招標還有個好處就是,能做到費用相對透明化,只要各個修建專案的承包方將標的金額一報上來,修建這個軍事基地需要的大概費用,方原就能做到心中有數,而不是眼前兩眼一抹黑的,聽憑府衙官員忽悠。
喜歡回到明末玩淘寶請大家收藏:()回到明末玩淘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