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懷希望而來,最後卻只爭取到了一個聽知縣講學的機會,這讓很多望子成龍的家長失望之極。
再加上但凡拎了重禮過來的人家,禮物全部都被顧知縣和顧夫人一點兒不落退了回去,這讓他們那個“趁此機會攀附顧家,然後再徐徐圖謀更大好處”的深層用意也徹底沒了浮出水面的機會。
兩個目的全都沒了付諸現實的機會,這讓很多人都不由暗暗嫉妒起明家的好運氣來。
“一群泥腿子,腿上的泥都還沒有洗乾淨的,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是怎麼入的知縣大人兩口子的眼。”
“誰說不是呢!要我看那明家和喻家也沒啥出奇的地方啊。”
“出奇的摳門兒算不算?”
“難道知縣大人兩口子就喜歡這種土的掉渣兒、摳的出奇的人家?”
“保不齊還真就讓你說著了。”說這話的縣尉夫人掩嘴而笑,順帶還給了之前說話的那位太太一個“你懂我懂”的微妙眼神兒。
那位太太果然就很懂,縣尉夫人此言一出,她立馬就想到了顧知縣那和明家、喻家一樣的“泥腿子”出身。
“這可真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她用團扇掩著嘴,說了這麼一句看似不褒不貶的話暗暗嘲諷顧家人只配和明家、喻家那樣的泥腿子混在一起。
看到明家和喻家的騾車,那些原本離開縣衙的富戶鄉紳頓時齊齊將視線投注到了正在下車的明地、謝氏以及明月身上。
看到三人身後跟著的丫鬟小廝這次並沒有搬籮筐、拎籃子,而是像他們家的下人一樣拿了個精緻禮盒,立馬就有那被嫉妒衝昏頭腦的人,陰陽怪氣的嘲諷起了明月三人。
“呦,這可真是太難得了,泥腿子居然也學會送禮盒兒了,我還以為泥腿子就只會拿田間土產糊弄人呢!”
明地和謝氏一聽頓時漲紅了臉,明月卻停住腳步,上上下下打量起了那個陰陽怪氣嘲諷他們的鄉紳太太。
“我還道是哪個天庭下凡、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在說話呢,卻原來是走街串巷小貨郎家的杜小姐、全家都做死人生意的王太太。這可真是太讓人吃驚了。”
王太太孃家姓杜,她祖上三代都是做貨郎的,直到她祖父六十歲往上,他們家才掏空家底兒盤了個小雜貨鋪子開始在縣裡定點兒做生意。
至於她的夫家王家,王家的老老太爺原本是個農家子弟,因為家裡兄弟多、田地少,當時的王家家主,也就是王家老老太爺的爹就把家裡的幾個兒子全都送去了縣城的各家鋪子學手藝。
王家的老老太爺當初學的就是紙紮鋪子裡那些做紙人紙馬、金山銀山、牌坊、門樓、宅院、家禽等焚燒紙品的手藝,出師之後,因為沒錢自己開鋪子,王家的老老太爺就一直在師傅的紙紮鋪子裡幫著做活兒。
直到他的第一個重孫子,也就是這位王太太的大兒子出世,王家才總算攢夠了自己買鋪子、開鋪子所需的那筆銀錢。
喜歡明月有光人有情請大家收藏:()明月有光人有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