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忙應了聲是,轉身下去通知柳三備車,明月則帶著香草去了斜對門兒的明家宅子。
她讓香草帶了一個裝滿銅子兒的柳條筐,遇到有明家的下人跟她道喜,香草就會抓一把大錢遞到對方手上。
“爺,奶,大伯,三叔,娘,大伯孃,三嬸兒。”走進明家二進院子的正房堂屋,明月笑吟吟給在座所有長輩屈膝見禮。
離她最近的周氏忙一把拉過自己的這個大侄女,“快別禮來禮去的了,趕緊到三嬸兒這裡來坐坐。”
明月依言在她身側落座,家裡的孩子們這才一窩蜂似的湧過來,七嘴八舌的喊著姐姐。
鄭彩霞讓人給她上了溫度正好的一杯白水,黃小英則推了幾樣她能吃的點心果子到她面前的炕桌一角。
明月一邊道謝,一邊回了向她頷首致意的齊素娥一個微笑。
看她和周氏的樣子,三郎和五郎的落榜好像確實沒有給她們帶來太多不快,這讓明月微微提起的一顆心悄然落回了肚子裡。
她把那些勸慰的話嚥進肚子裡,轉而跟明家諸人說起了打算去給姜家和顧家道喜的事兒。
明老太聽的連連點頭,“確實該去。咱們家也該有個人上門賀喜,我看不如就讓你大伯他們兩口子陪你一起過去。”
明地和謝氏這些年也已經歷練出來了,原本只是老實巴交一對農夫農婦的他們,如今也已經能夠有禮有節地與縣城這些富裕人家禮尚往來了。
等到明老太看著下人備好一應禮品,明地、謝氏以及明月就結伴出了明家宅子。
他們最先去了顧家,雖然顧知縣的老家是在南沙縣,但顧知縣畢竟是福興縣的父母官,他帶在身邊親自教導的侄兒中了舉,上門道賀的人自然不少。
再加上同樣受他教導的喻嘉言以及明家三兄弟,居然也只一個年紀最小的三郎未曾中舉,這樣的教學成果簡直已經可以說是驚世駭俗了。
以往那些嫌棄他對待學生太過嚴厲的慈愛家長,在他教五個中四個的駭人成果下頓時忘了之前對自家孩子的那份心疼。
一批又一批跟顧家有點兒關係的人家提了重禮上門拜訪,想要把自家孩子也塞給顧知縣親自教導。
顧知縣很高興自己的幾個弟子能夠高中,但對於那些想要自己孩子拜他為師的人,他卻一個一個全都婉拒掉了。
一來他沒那個時間再多教一批人,二來他也不想跟本地鄉紳家的孩子建立師徒關係。
不過他倒是答應了讓這些人家的孩子,每個月到縣學聽一次他講學,至於他們能學到多少,顧知縣覺得這就不是他該操心的事情了。
他畢竟是一縣父母官兒,農業、商業、教育、水利、刑名、賦稅...這些他統統都要操心起來,他是不可能一心一意只發展福興縣的教育事業的。
如何讓本縣絕大多數學子取得更好的科考成績,他覺得這應該是縣學那些教諭以及訓導絞盡腦汁、日夜操心的事兒。
至於他本人,他已經打定了主意只從旁協助,然後在合情合理的範圍內予以縣學適度的政策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