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擦了擦眼淚:“在下走不更名,行不改姓,姓浦名元。”
“浦元?”劉辨聞言一驚,認真在他臉上看了看。
“不到一月時間就背會《論語》的人,是不是你?”劉辨笑著問道。
“你,你認識我?”浦元仰頭看著他,大大的眼睛中滿是好奇。
劉辨吩咐道:“浦元,三天後你去學院找我,我讓你進學院學習工科。”
說完他轉身離開,留下了震驚無語的浦元站在原地發呆。
劉辨翻身上馬後,皇甫堅壽滿臉疑惑:“主公,他小小年紀,為何讓他進學院?”
劉辨嘿嘿一笑,也不回答。
想要培養全能型人才的人,非蠢既傻。
他可不會犯這種邏輯上的錯誤。
有天分的人才當然要特殊對待。
世人都說木牛流馬。是諸葛亮和妻子黃月英造出來的。
其實這事並非如此,真實的發明者乃是浦元。
在劉辨的記憶中,姜維就在遺留下的著作中提到了此事。
讓浦元進入工科,向司馬微學習奇門遁甲之術的同時,還能讓他有更好的學習氛圍。
他也想知道,所謂的木牛流馬到底是個什麼模樣。
“莫非是內燃機?”劉辨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被這個想法嚇了一跳。
按照這個時代的鑄造工藝,想要製造出內燃機並非一點可能都沒有。
只不過造價高昂,活塞不耐磨,質量不靠譜,很容易損壞。
如果不是木牛流馬肚子裡裝了內燃機,劉辨實在想不出其他可能。
皇甫堅壽聽他一個人獨自嘀咕,也不敢開口打擾。
一盞茶的功夫,二人領著營衛進了角樂城。
大街上人來人往,秩序井然,彼此謙讓。
入城的人群靠右而行,出城的百姓走在道路左側,中間隔著兩步距離的空道,卻無人行走。
劉辨打聽了一下,才知道原來中間的位置,是專門留給急著求醫的患者用的。
另外官府和救援火災的城衛,不受任何限制,可以任意通行。
身體健康,滿臉紅光的人想走中間的道路,搞不好就要受到眾人的鄙視和斥責。
皇甫堅壽讚道:“主公,分道而行,可以避免道路擁擠,便於城衛抓捕盜賊,末將覺得其他州郡也應該儘快效仿。”
劉辨搖頭道:“角樂城求學之風盛行,百姓們能很快遵守出行規則,其他州郡的百姓未必會遵守。等角樂城的事情傳出去,有了影響,其他州郡推行此事,遇到的阻力就會減小大半。”
想要將分道而行的規矩貫徹落實,和百姓們的自我約束分不開。
讓城衛強行推動,有可能引起百姓們的不滿。
這事現在不重要,所以劉辨打算暫時觀望一段時間。
喜歡三國之我是廢帝劉辯請大家收藏:()三國之我是廢帝劉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