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木牛流馬的發明者
韓龍和徐庶出發的當天,劉辨帶著皇甫堅壽去了酒泉。
二十名身穿便服的營衛,緊緊跟在劉辨身後,一路行來根本沒有毛賊敢來攔路。
皇甫堅壽騎馬護衛著劉辨,和他相距不過一臂距離,笑道:“主公,涼州境內的盜賊已經消失了大半,現在他們在安定和漢陽兩郡還有活路,在我們的地盤上不出三天就會被巡邏的營衛發現。”
角樂城已經出現在了他們的眼前,加固後的城池變得更加高大。
雖然不擔心遇到賊寇,路過一處疏林的時候,皇甫堅壽還是朝身後的營衛發出了保持警惕的命令。
林中是一群參加箭術比賽的蒙學幼童。
弓箭短小,威力不大,在皇甫堅壽眼中不過是小孩子的玩具。
劉辨邊走邊看,不料一支羽箭脫靶朝他飛了過來。
皇甫堅壽一踩馬鐙,飛身用身體擋住了羽箭。
正在射箭的幼童們看到皇甫堅壽身上的羽箭,全部嚇得臉色慘白呆傻在了原地。
“這麼臭的箭術,虧你們好意思用來比賽!比起張掖的同齡人,你們差得太遠了!”皇甫堅壽氣得大聲斥責。
箭靶放在林中,他們在路邊走,和箭靶都不在一個方位。
對方如果不是成心搞鬼,還能將箭矢射向他們,除了箭術太差,皇甫堅壽想不出任何其他可能。
站在射箭的位置,並排站在一起的幼童,看了看彼此手中的羽箭仍然搭在弓弦上,不像是他們惹出來的禍,全都鬆了一口氣。
再聽皇甫堅壽嘲諷的話,他們頓時氣得雙臉通紅。
負責組織比賽的人,跑過來向皇甫堅壽賠罪道:“都是在下教導無方,讓仁兄遭遇不幸。在下願賠付醫藥費,外加十兩銀子,不知仁兄意下如何?”
來人文質彬彬,頭戴布巾,身穿儒士服,年齡不過二十出頭,觀其衣飾用料,應該小有家資。
皇甫堅壽聽了對方的話,哼了兩聲,沒有繼續發作。
劉辨總覺得面前的人有些眼熟,忽然腦袋一亮,想起了上次和林採兒來酒泉的事。
當時他和林採兒覺得大街上有些清冷,沒看到玩耍的兒童,便向人打聽出了學社的位置,在門外看到了對方站在院內教書的場景。
好像當時還有一名幼童,用了不到一月時間,就背下了將近兩萬字的《論語》。
劉辨扭頭朝疏林中的幼童們問道:“你們不必害怕。我來問你們,剛才是誰射出來箭?”
幼童們一陣竊竊私語,過了一會,一名幼童挺身站了出來。
“是我的箭。”
他將手裡造型古怪的木弓扔在了地上,用力踩了兩腳,哭喪著臉道:“都怪這破東西中看不中用,不知道怎麼回事,它就將羽箭射了出去。”
皇甫堅壽見對方不過是個小孩子,怕他當場哭出來,一把將胸前的羽箭拔了下來,反手扔給了他。
“遇到我們算你好運,如果是其他人,你必定要捱揍。”
皇甫堅壽大方一笑,用手拍了拍便服內的甲衣,表明了自己的武將身份。
劉辨翻身下馬,走到那名幼童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這件東西是誰送你的?”
看著地上沾滿泥土的小木弓,劉辨親切問道。
如果以劉辨的觀點,地上的小木弓更像是短弩。
一截竹竿固定在了木弓中間位置,竹竿的兩側開有凹槽,尾端有一個小小的機關,可以固定住弓弦,控制羽箭的發射。
那名幼童幽咽道:“這是我自己弄出來的,和他人無關。”
劉辨問道:“你叫什麼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