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水鏡先生的條件
劉辨覺得這事極有可能和賈文有關,或許是自己曾經說過什麼,讓賈文有所啟發,提前一千多年將分道而行的規矩制定了出來。
或許這就是冥冥之中的因果吧。
而自己就是這一切的因果的本源。
劉辨得意一笑,牽著馬跟著前方的人群,一步步向前走。
到達學院所在的大街時,前方的行人已經變得極為稀少。
看著學院門前自己手書的匾額,劉辨滿意地點了點頭,朝皇甫堅壽道:“只要這塊匾額還在,就說明我在學子心中還有些地位。”
對於自己的書法,劉辨還有點自知之明。
學院裡的教授,隨便拉出來一個,估計都能甩自己十條大街。
如此醜的書法,他想要表現的不是他的低俗審美,而是腳踏實地的務實,以及直視自身缺點的勇氣……
劉辨見到司馬微時,司馬微正在構思攻城塔的結構。
看到劉辨親自來訪,他起身迎接道:“呵呵,劉刺史怎麼用空來我這裡?”
“水鏡先生請坐,我來找你,是想請你幫我看一看這些圖紙。”
劉辨說著從懷裡,將自己一路準備畫下的圖紙拿了出來。
這些圖紙,都不太完整,只不過是有個大體思路。
劉辨可不會自大到,認為自己是個全能型的天才。
奇門遁甲、兵器製造,司馬微比他更靠譜。
司馬微接過劉辨的圖紙,認真翻看了起來。
“這是什麼?”司馬微指著弓弩上方,用筆墨勾勒出來的小盒朝劉辨問道。
“這叫箭匣,裡面有彈性較好的銅片做動力,可以將羽箭自動送入凹槽。”劉辨尷尬回應。
司馬微摸了摸自己的鬍子,一臉驚訝地看著劉辨,然後又翻開一張圖紙,指著上面一個類似龜殼的龐然大物向他問道:“立起木架,將士兵用繩索快速送上城牆,這難道是動力?”
“沒錯。”劉辨笑著回答,“巨盾下方有木輪,裡面有強壯計程車兵。讓士兵在裡面推著巨盾奔跑,就能用繩索將攻城兵送上城牆。”
他的想法其實很簡單,木架可以轉動方向,類似於吊車,比起攀爬工程梯,這種方式至少快一倍。
只要在繩索中加上鐵絲,敵軍想在繩索靠近時砍斷繩索都費勁。
司馬微看了看自己設計的攻城塔,轉手將它扔進了白瓷紙筒。
劉辨設計的攻城器械,建造起來更加快速,而且攜帶也方便。
兩相比較,司馬微當場否定了自己的設計。
隨後司馬微又問了劉辨幾個小問題,放下圖紙,他問道:“劉刺史,你已經有了圖紙,怎麼還讓我幫忙呢?”
劉辨坦誠道:“這只是我的思路,如何讓那些東西變成現實,就非我所長了。”
“就拿箭匣來說,應該用什麼木料,如何讓木料更光滑,不易黴變,怎麼樣才能讓裡面的銅片將羽箭送到凹槽,而不發生卡頓的情況,我就沒有什麼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