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錯字、將毀掉整張書法。
一次錯誤的選擇、也將改變整個人生。
德古拉選擇接受惡魔的禮物,為了愛而墮落,為了既得的幸福而放棄了未來的人生,這是他在無可奈何之下的選擇。
我們並非當事者,無法體會伯爵的心境。
所謂‘錯誤的選擇’也不過事後的諸葛亮。
身處錯誤之中的人很難覺察錯誤,就像蘇軾無法賞得廬山全貌,當我們被大勢包含其中時,只能在管中窺豹。
眼睛的視角就那麼大,如何容納天地?
也許,可以把某些錯誤的選擇稱作‘無愧執著’或‘無愧本心’?
這樣有用嗎?其實沒什麼用,事情還是發生了,我們只不過是在找一個讓自己心安的藉口。
也就是虛抓一把空氣,以望獲得‘安全感’。
不錯、為了那一杯由藉口醞釀的安全感。
很醇香、很醉人。
它並沒有度數,但喝下它的人都已酩酊大醉。
模糊了視線、混沌了人生。
是愛啊、醉倒了凡人的一顆心~
我們說:用眼看世界、世界很小;用心看世界、領略全貌。
但問題在於,心靈並非像眼睛一樣可以隨意操縱,我們很難真正掌控這個‘器官’,它是個純潔的姑娘,即便再心水於你,也終究存在隔閡。
而且越是潔白純淨的東西,越容易被玷汙。
飛濺的泥漿在潔白的裙子上極為顯眼,即便這是你‘一不小心’或是‘一次意外’所留下的汙漬,也終究是一道債。
物質的現實不會因為主觀的能動而改變。
不管承不承認,這道汙漬終究存在;不管有何種藉口,這道痕跡終究源於我們。
有些債,是躲不開、逃不掉的。
所以。
在心靈空虛之處,只要還存在一抹汙漬,只要我們還在找藉口、尋外物的責任,把過錯往他人身上推,給自己犯下的罪孽尋找開脫;
只要人類社會永恆的三個問題:私心使善念變質,慾望使惡念膨脹,愛恨使靈魂空虛,還無法得以緩解;
只要在人與人的交往中還像孤島一樣的隔閡;
換言之,從更微觀的角度來說,只要我們的生活還被冷漠和空虛包圍著,那麼、這一類作品就不會是無用的。
芳汀的愛沒有錯。
錯得、是永恆不變的冷漠。
…
冷。
四月的春雨,裹著寒氣降臨大地。
還沒到驅散寒冷的時節,卻已迎來了磅礴的大雨,伴著響徹天地的雷鳴,驚擾了遲眠未起的夢。
夢。
只因陰沉的天空,不再綻放和煦的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