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寶石的戒指的確賣了個好價錢。
斯普利特和大多數城市一樣,屬於一環套一環的結構,外城牆與內城之間是平民活動區,而內城、也可以稱作城堡,則是此地領主的住所。
管理此地的是一個大主教,叫什麼來著?德西尼?德基尼?反正不重要。
伯爵不關心一個陌生人的名字,他在沿街的店鋪中找到了販賣寶石的那間,然後拐了進去。
他要出售這枚戒指。
然而大多數時候,一件物品的買入價格跟賣出價格毫無可比性,轉過一次手的商品都要附帶打折的標籤。
寶石是值錢的、雕刻寶石的工藝是值錢的、綠寶石對風系魔法的加成也是值錢的。
然而一顆綠寶石被雕琢成精美的戒指以後,它就不那麼值錢了。
寶石商人可不會為工藝付錢,他們會盡可能的壓價,這樣才有更高的利潤。
事實上、這個商人就是這麼做的。
雖然伯爵進門時他認錯了客人的年齡:
“您好、這位老先生——我是說——這位先生。”
他看到一頭白髮的客人進來,熟絡的打著招呼,然而等看到伯爵的臉他就意識到說錯了話。
然後他想說‘年輕的先生’,可是把這個詞放到客人蒼白憔悴的面孔上好像也不大合適。
於是他連著頓了兩次,才勉強確定一個稱呼。
好像這無關緊要。
但在交易中,這個老闆的氣勢首先就弱了一頭,他的兩次改口讓自己顯得很輕浮,這對於之後的還價是很不利的。
伯爵的觀察力很敏銳、比以前還要敏銳,他留意到了店主的尷尬,於是接過話詢問店裡寶石的價格,又在老闆的一頓吹捧後,拿出自己的戒指,表出了售賣的慾望。
剛剛還在蓄意鼓吹寶石有多值錢的老闆掉進了自己的坑裡,他只好以‘瑕疵’為藉口進行壓價。
然而伯爵並非菜鳥,身為貴族的這些年裡對寶石多少有一些研究,繼而跟老闆針鋒相對。
二者拉扯了一陣,最終以一個還算令人滿意的價格成交。
伊麗莎白家族送的婚戒取材極為考究,這就是伯爵提高價格的底氣。
而老闆從這個客人進門開始就沒能掌握主動權,否則還能壓下15的價格,但這個成交價格並不是說店家吃虧了,他只是少賺了一點而已。
出售這顆寶石的價格連採購價的一半都不到,還沒包括後期雕刻的成本。
畢竟商品的價格是由價值決定的,二手物品的價值一定會有所下降,再加上伯爵急著用錢,被宰一刀很正常。
好在雙方的目的都達到了,伯爵得到了一大袋子金幣,店主得到了轉手就能賺一筆的鑽戒。
雙方意見一致的情況下,交易順利完成。
伯爵可不像詹姆那麼傻,他把金幣揣進衣服裡側塞得嚴實實,然後才出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