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嬪不甘眼前如此尷尬,這便趕緊道,“皇上和皇太後興許還是誤會了,不是妾身清減許多,其實是因為妾身今日的妝容所致!”
順嬪盯住永貴人,“因妾身與永貴人姐妹情深,又在同一個院子裡住著,這便互相之間耳濡目染著,叫妾身也用了永貴人上妝的法子去。”
順嬪說著忽地一把拉住永貴人,將她扯過來面對皇太後去,“皇太後您瞧,永貴人才是雙頰清瘦,想來這就是她們漢女所崇尚的婉約模樣吧!”
“不止永貴人相貌天生如此,便連皇貴妃、慶貴妃等這些漢女出身的嬪妃,也是同樣的輕眉細眼、瘦頰櫻唇呢!”
永貴人惱得險些在皇太後和皇帝面前失態,一把將順嬪給推一邊兒去。
可是她不能不忍。不僅因為位分的高低有別,也更因為兩人的滿漢之分。
倒是皇帝一聲冷笑,“皇貴妃和慶貴妃?順嬪,你說永貴人也就罷了,皇貴妃和慶貴妃位分遠在你之上,又如何是你有資格這般講說的!”
“宮中凡事,尊卑分明。你以小小嬪位,就敢指摘皇貴妃和貴妃……順嬪啊,你是不是進宮數年來,仗著有皇太後和朕寵著你,你便將宮裡的規矩都不放在眼裡了?”
見皇帝動怒,皇太後也是盯著順嬪那一張越看越有些尖嘴猴腮的面相嘆了口氣。
皇帝的話說得是有些重了,可是話又說回來,順嬪的相貌終究是自己決定的。所謂“相由心生”,皇帝即便是天子,也無法決定一個人的長相不是?
皇太後忍了忍,終究沒有提順嬪說話。
皇帝滿意的望母親一眼,冷笑著點頭,“不瞞你說,原本今年是皇太後的八十萬壽,朕按慣例是要進封後宮的。原本在皇太後和朕的心目中,那個首要的人選,是你。”
皇帝說著嘆了口氣,“可是你這般不知宮規,朕看你修習內職還不夠勤奮……那這回的進封,朕覺著倒不宜選你了。”
皇帝說著向皇太後一禮,“皇額娘說呢?”
順嬪驚得跪倒在地,“皇上!妾身,妾身是無心的啊!”
皇帝說著淡淡挽了挽袖口,“你倒不用太惶恐,朕此次不給你晉位,也不光是因為你犯錯了。”
皇帝的目光悄然滑過皇太後的臉。
“是因為你如今已經身在嬪位,再進一步就是妃位了。可是如今妃位之上,穎妃、舒妃、愉妃、豫妃、容妃,已有五人。此時已經超缺一人,沒的再給你破例去了。”
“你便耐心等著吧。若將來妃位有了空缺,朕依舊還會念著你去的。”
十月初一日,皇帝下旨:“奉皇太後懿旨,永貴人汪氏,著晉封為嬪。欽此。所有應行典禮,各該衙門照例舉行。”
訊息傳來,汪淩之自是歡喜得幾乎要不敢相信自己的好命去。
畢竟進宮五年才封貴人,今年六月才又複位貴人,就連貴人這個位分對於她來說,在這麼多年裡都像是一個保不穩當的位分,哪兒能想到忽然就這般否極泰來,猜過三個月,就晉位為嬪了!
若此,她的位分倒是與順嬪齊平了去!
從前因位分高低有別,她不得不在順嬪面前矮一頭去。今日,若以位分而論,她倒不用再曲意奉承著順嬪去了。
況且……
汪淩之不由得捧著雙腮,憧憬地閉上了眼——從皇上此舉來看,分明在她和順嬪之間,皇上更喜歡她嘛~
從皇太後身邊搬回後宮來,原來並不是失去了皇太後這個靠山,反倒是她正式得寵的開始啊。
早知道皇上如此喜歡她,那她倒不在皇太後身邊虛擲這些年華去了。她該早些設法挪回來呢~~
十月初十日,皇帝從禮部呈進的三個備選的封號之中,選中了“惇”字。
汪淩之從此從永常在、永貴人,名號改為了“惇嬪”。
這個惇字,義為敦厚、誠信、淳樸。能用這樣的字為封號的人,必定是天性淳樸敦厚之人才可。
惇嬪心下自是高興的,與觀嵐道,“可見在皇上心目中,我天性自然,從無矯飾。皇上原來喜歡的就是我這直率的性子啊!”
倒是這諭旨在後宮傳遍之後,語琴嘆息了一聲說,“看來從今往後,皇上又多了一個‘心上人’了……”
婉兮也是淡淡一笑,“如今的新人裡,順嬪、惇嬪雙璧生輝,自也是好的。”
十一月十二日,惇嬪行冊封禮。
皇帝命協辦大學士刑部尚書官保為正使,禮部侍郎德福為副使。持節冊封汪氏為惇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