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滿看向一眾緊張的人,沉下臉來呵斥:“讓你們家孩子過來是幫忙幹活的,捧著書本算什麼?會念幾句詩詞歌賦就能讓人另眼相看?弄不明白人家是來幹什麼的吧?”
不怪她脾氣差,這事兒說過好幾次了,還是有人屢教不改,想靠這種捷徑讓人青睞,沒錯,誰不想上進?關鍵是都是生瓜蛋子,字還沒認全乎,人家憑什麼對你另眼相看?不如好好幹活,給人留個踏實能幹的印象。
當場就有幾個那麼不堅強的孩子被罵哭。
心裡有想法的人唉聲嘆氣。
“俺們也知道這樣做容易讓人看低,但孩子被他們誇幾句也好啊。”
“就是,說出去多有面子。”
“萬一看上一個,咱們村不都跟著沾光嗎。”
“外面村的你都能顧上,俺們幾家的孩子都不管。不自己想辦法,以後還不是被外村壓下去,那念書還有啥用啊。”
這是在抱怨選外村的學子給官員們端茶倒水,沒選上的心裡酸。話一說出來,好幾個人跟著附和。
“一個倆的少說幾句,”劉獵戶聽不下去,指著藏在人群的那幾人大聲喝罵,“你們還有機會露臉,那沒機會露臉兒的是不是你們把機會佔了?一到關鍵時刻就窩裡反,幫你們的還少咋的,自家不爭氣。”
其他的圍觀的人給胡小滿抱不平。
“真是人心不足,俺們這些沒選上的說啥了?”
“沒小滿哪有你們今天,還有臉說這話,良心被狗吃了吧。”
“選不上是孩子不爭氣,你們這樣沒良心的也教不好孩子,就該找人把你們頂了。”
幾百口子人總有厚此薄彼的時候,胡小滿自認把能做的都做了,不在意那些人在說什麼,也沒時間聽他們在這裡爭不來吵去。
679收獲
她招招手,把劉獵戶叫到跟前,吩咐道:“孩子留下,沒眼色的大人剔出去,幾百口子人不能因為他們一己之私丟人現眼。”
“唉,要不是為了資質好的孩子們,誰樂意費這麼大勁兒還招人抱怨?真是有幾個白眼狼。”劉獵戶恨恨的罵了幾句。
“沒見識的就那麼幾個,大多數人是好的。本來就是得罪人的事兒,沒啥計較的。”胡小滿好脾氣的安撫道。
牽扯到利益時就容易招人怨,看著別家孩子一個個都有機會了似的,那沒機會的心急,她能理解。
3月初剛開春,貼著地皮生長的紅薯藤蔓越過了冬季,開始恢複生機勃勃的樣子,紅藤綠葉,看著喜人。
而胡家村的莊稼地裡放眼望去,除了赤裸裸的土地外種的全部都是紅薯,一片無限生機的樣子,與其他村莊的土地比較起來格外的惹人眼。
安子健這個禦史此來的目的,除了巡查百越一帶的政務外,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核查紅薯的畝産。
去年,從皇帝口中得知紅薯畝産三千多斤,他就不信,自古以來,什麼莊稼一畝地種出三千多斤?直到現在他也不信,為了以防有人造假,到了地裡之後他給心腹之人使眼色,讓他看一看莊稼地裡有沒有人做手腳。
雖然腳下的土地不像是有人翻動過的樣子,但是放眼望去,這麼一大片能做手腳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安子健太知道如果這是真的,就意味著大周朝要往前邁一步,歷朝歷代也沒哪個皇帝敢說讓自己治下的老百姓吃飽了,但如果有了紅薯的出現,這個願望一定成真,安子健那能容得下一絲一毫的馬虎?
他不但讓人暗地裡去看,還明白的道:“這事非同小可,先讓底下的人到處看一看再開工不遲。”
在這裡他最大,哪兒還用跟誰打招呼。當即就點出幾個人的名字,讓他們帶著人到處看。
安子健也沒閑著,左邊跟著的是記錄官史,右邊是鄭放,後面是大寶,二寶,在後面是一溜人。
“從下種,到長成一共要多少天?”安子健回頭看了大寶一眼,問道。
大寶上前一步,先不快不慢的施禮,在恭敬簡練的回答道:“冬季要200天,夏季160天,一年可種三季,過程並不複雜,一教便會。”
“哦,”安子健滿意的點頭,“具體說來聽聽。”
大寶有條不紊的徐徐道來。
聲音面貌如清風明月,嗓音溫厚,聽他說話時一種享受。
安子健在心裡給他一個穩健的標簽。問道:“藤蔓剪斷還能活,這是何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