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來機靈的二寶蹲下身掐了一段紅薯藤,遞到大寶手裡,又低眉順眼的退後一步。
兄弟兩個配合默契,大寶拿著藤蔓做說明“此種藤生長力強即是枝也是芽,只要有適合的土壤和肥料,剪斷依舊能成活。”
點著頭的安子健在心裡給二寶也貼了一個有禮的標簽。
且走且問,去勘察的人回來,並且表示一切都好後,安子健大手一揮,‘開始。給某也拿把鋤頭。’
二伯笑眯眯的吧拿到手裡的鋤頭遞給安大人。
其他人一看老大都這麼親民,也紛紛效仿。
窩在一旁等著幹活的老百姓們就高興壞了。
將來說出去,誰誰誰是個大官兒,在俺們家地裡鋤過地呢,臉上多有光!
一顆紅薯沒扒出來呢,楚大將軍騎著馬,帶著人來了。
紅薯一事上他也有功勞,上報朝廷的功勞不也是功勞嗎?更何況他的寶貝女兒也參與在其中。
楚娉婷一身耀眼的騎馬裝跟在楚晉中後面,一隊七八個人下了馬,施施然而來。驚蟄也在其中——
一個朝廷裡的官,雖然相隔甚遠,但彼此之間也見過幾面。
安子建官位不如楚晉中這個大將軍的官位大,但他是禦史,替皇帝體察民情來了,自然跟楚晉中平起平坐。
相互見禮,問候對方,在說幾句仰慕已久的話。安子健又開始主持大局,揮著鋤頭接著來。
楚晉中也拿著鋤頭親民,笑道:“像安大人這樣身體力行的人不多啊,真乃我輩楷模。”
嘲笑文官是弱雞?還是嘲笑自己不會把用鋤頭?安子健心裡冷哼,面上笑的一團和氣的道:“過獎,過獎。是大將軍在北地久了,朝廷裡的風早就變了,官家這會兒大概也在帶領百官下地祭春呢。”
自古以來文官武將互看對方不順眼,楚晉中只當自己沒聽出安子健在嘲笑他在幾十年不升遷,回道:“官家仁德,百忙之中也不忘為黎明百姓祈福。”
這邊打嘴仗,那邊已經有人將整串兒的紅薯挖了出來。
安子健抬頭一望,驚訝了:“那麼多?那就是紅薯?”
只見地上大大小小的躺著許多帶泥的紅薯。
二寶給跟著的狗蛋使眼色。
狗蛋兒便過去把紅薯上面的泥摔掉,邊讓人拿秤來稱。
大寶笑著回答安子健的問題:“大人慧眼,那就是紅薯了。”
“大概能有多少斤?”安子健恢複淡定,拄著鋤頭往。
大寶朝那邊看,不太敢肯定的道:“大概有三四十斤。”
不用他說,安子健也估摸的出來,他面色沉靜,眼中卻含著一絲興奮,將目光望向大片大片的藤蔓上。
要是每株上面都能有三四十斤的話,這麼多的藤蔓下面能有多少斤?畝産三千斤,似乎並沒有誇大其詞呢。
第一株紅薯的重量稱出來的了,與大寶說的相差不多。
安子健親手挖出來一株後重量更是達到了將近五十斤。
680聖旨
真正的收獲開始了。
人們跟在安子健身後走在地壟間觀看,只見地裡勞作的人們站或蹲這,皆是小心翼翼又有速度的對待莊稼,他們透著喜悅的臉龐格外的憨厚。
大批的藤蔓割掉之後會有人迅速的收走,拿回家好給豬或者雞鴨添食。
時不時的就能看到小娃娃挎著水罐送水,小小的紅薯沒有巴掌大,卻是孩子們的最愛,因為家長們只允許他們吃這些小的,大的要留種,出售,然而小紅薯的個頭雖然不大,味道卻很甘甜,咬一口冒出點點白汁來,嘎嘣脆的聲音聽的人嘴饞。
不光是胡家村,周圍幾個種植紅薯的村子也在進行火熱的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