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他敢這麼明目張膽的說自己的私事。
“第一,我沒有叔叔。第二,我不去。”一上車,不等簾子落下,閔嵐笙就直接開了口:“這裡到浙臺郡來回要幾個月的路程,我娘子有孕在身,我是不會離開她的!”
“你這就不對了!”姜溫坐在他對面的位置,委委屈屈地說道:“我都還沒有開口呢,你就拒絕了我,這讓我多沒面子?”
“要不,你讓我把話說完了,你再決定,你看如何?”
這一趟,關系重大,姜溫已經得了旨意,要作為大梁皇帝的特使去與吉秀田豐做一番密談的。
而姜溫知道,沒有人比閔嵐笙更合適副使這個位置。
因為,閔嵐笙的身後有蘇夏至。
同樣的問題,他也特意去問了姐姐姜暖,而姜暖這回的態度很直接:“阿姊確實不知道。”
大梁需要扶植一位相對聽話的大名去掌控日本,如此才能有跟多的可能去談判,去為邊境的百姓謀一時平安,這是對兩國都有利的事。
正如蘇夏至所說:你們需要的不是掛麵,而是早點結束戰爭!
沒有了戰爭,百姓才能得以休養生息,而相對的也會減少對大梁百姓的騷擾。
在能談判的時候盡量的少動用武力,也是一種國策。
先禮後兵,自古都是君子之道。
而帝王雖然從來都不是什麼君子,但能更少的動用軍隊,不勞民傷財,還是普遍的得到了歷代帝王的認同。
閔嵐笙閉著眼往車廂壁上一靠,緊閉了嘴唇。
姜溫一看他這樣子幹脆欺身到他身邊,伸手去拔閔嵐笙的眼睛:“你這個態度,讓本相如何與你商量?”
閔嵐笙不耐煩地往旁邊挪了下屁股,身子緊貼著車廂,幾乎要鑽進木頭板子裡面去:“大人您還知道您是右相?”
“那要看是對誰。”姜溫用一種掏心窩子的態度對閔嵐笙說道:“對陛下,我是臣子,要恭敬勤勉。對同僚,我是右相,要謙遜莊重。”
“但對你……”姜溫眼角眉梢都帶著笑,擺出一副潑皮無賴的模樣,嘿嘿笑了幾聲,一切盡在不言中。
這樣的嘴臉,與平日他在人前氣定神閑的謙謙君子形象實在差了太遠,閔嵐笙冷眼瞅著倒是覺得這廝有如此高貴的身份還這樣能屈能伸,真是個人物!
“右相大人準備什麼時候從我家搬出去?”閔嵐笙料定這一趟必是躲不過的,不如以此當個條件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