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認識你。”蘇夏至似乎有些累了,她回身找了張椅子坐了下來。
“那你認得我娘?”陸青更奇怪了,他也不覺得自己曾經見過她。
“別瞎猜了,都不是。”蘇夏至直接擺了手:“前段我來這酒樓裡吃過飯,而且來了不止一次。”
蘇夏至來酒樓吃飯周恕和陸青都知道,就是因為看見她出入這裡幾次,因而兩人才更加小心的迴避了。
“我那家鋪子馬上就要開張了,做的也是吃喝的生意,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我自然要把夫子街上的酒樓食肆都摸清楚才行。”
“在你這裡吃了幾次之後,我發現你們的廚子不是本地人。”
古代交通非常的不方便,因此做飯館酒樓生意的大多都請的是本地的師父,極少有人會背井離鄉到別的地方去做大師傅的。
那時候很多官員到異地去上任才會隨身帶一兩個廚子,給的銀子價格很高,只為了吃上口順嘴的飯食。
而像平縣這種小地方能出現外地的大師傅就很奇怪了。
陸青眼睛一亮,他往前走了一步盯著蘇夏至問道:“閔夫人可否告知您是如何知道我們酒樓的大師父不是本地人呢?”
“很簡單。”蘇夏至笑眯眯地說道:“你們也去過聚福樓吃飯吧?”
“去過。”陸青馬上點頭。
“那裡的飯菜便是本地的特色。因此聚福樓在平縣的酒樓裡是頭一份,你們是在學人家的菜式。”
“那閔夫人不是更不好分辨我們的大師傅來自哪裡嗎?”陸青更糊塗了。
現在這家酒樓開張的時候是去了聚福樓不少次,他讓自己帶來的兩個大師傅將那裡的看家菜學了不少,以此來吸引客人,陸青就是不明白蘇夏至能從這裡看出什麼來。
“但凡做這行的都知道菜式的好壞要從‘色香味形’四個方面去判斷,而這只是一般的大師傅都知道的。”
“另外還有一種大師傅,他們來自官宦人家,對飲食之道尤其講究,這一類人對菜餚好壞的判斷便更為嚴格,要從‘色香味形器’五個方面去考量,這類大師傅基本都出自帝都,我說的對麼?”
蘇夏至側著頭問道。
“原來問題是出在了那些瓷器上……”陸青低聲說道。
平縣地方不大,上百年裡只出了安懷遠這麼一個大人物。也只有他官居一品曾在帝都生活了多年,蘇夏至只要看出這間酒樓的菜餚與本地師父烹製的菜餚的區別就能分辨出做菜的大師傅來自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