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強大的西部鮮卑,經過檀石槐後裔子孫的一輪又一輪內鬥,逐漸衰落,等到了軻比能時期,以步度根為首的西部鮮卑,據有雲中、雁門、北地及太原一帶,兵力縮減為數萬。
而以鮮卑大人索利、彌加、厥機為首的東部鮮卑,盤踞在遼西、右北平和漁陽塞外,擁兵十餘萬。
看起來,西部鮮卑最為弱小,而中部鮮卑與東部鮮卑實力相當。
可事實上,東部鮮卑的實力要遠比中部鮮卑更為強大。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東部鮮卑在曹操北征烏桓之時,就見證了曹軍的強大,所以,公元220年,曹丕剛剛建立曹魏,東部鮮卑就迫不及待的前往歸附,受封為曹魏的“歸義王”。
也就是說,東部鮮卑是有靠山的,這個靠山,正是三國中實力最強的曹魏。
鮮卑內部,三部對立,中原內部,三國鼎立,一南一北,兩處亂局。
對鮮卑而言,蜀漢、東吳均是遙遠的存在,可曹魏與鮮卑邊境相接、國土相連,無論三部中的任何一方都無法迴避曹魏對其時局的影響。
既然東部鮮卑可以投靠曹魏,被封為“歸義王”,那軻比能領導下的中部鮮卑自然也可以歸附曹魏,以爭取曹魏的支援。
延康元年220年),也就是曹丕篡漢的同一年,軻比能派人向朝廷獻馬,被曹丕封為“附義王”。
為進一步贏得朝廷的好感,軻比能還先後兩次將2000多戶流落到鮮卑的中原百姓送回代郡和上谷兩郡。
同時,軻比能積極要求與曹魏進行互市貿易,黃初三年222年),軻比能率部落三千多騎兵,驅趕牛馬七萬多頭與曹魏通商。
軻比能還在曹魏面前忍耐,但野心也已經按耐不住了,
軻比能志在統一鮮卑各部,由此,他與各部之間展開了兼併戰爭。
黃初二年(221),軻比能與東部鮮卑大人素利及步度根三部爭鬥,更相攻擊。
黃初三年(222),軻比能與步度根之間展開戰爭。
黃初五年(224),步度根集團“部眾稍弱,將其眾萬餘落保太原、雁門;是歲,詣闕貢獻”,軻比能集團因為早已佔據步度根集團故地,“眾遂強盛,出擊東部大人素利”。
步度根集團在成功策反洩歸泥後,其實力迅速壯大。
但是,軻比能對步度根的兼併和削弱,讓步度根非常清楚地認識到,其實力尚不足與軻比能集團相匹敵,於是,他轉而徹底投向曹魏的懷抱,為其守邊。
到了曹叡年間軻比能已經成為實際上的鮮卑部落聯盟的“大人”,才讓曹魏不得不出手,與胡阿狼泥聯手,裡應外合將軻比能做掉,讓一個聽話的人做鮮卑部落聯盟的大首領。
喜歡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請大家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