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的交鋒越來越激烈了,胡阿狼泥全身上下被割了不少的口子,血已經流了不少,很顯然那把象徵著權力的黃金寶刀並沒有多大用,只能用來做裝飾品而已。
這樣的黃金寶刀無論是在中原還是在草原上大多都是華而不實的,
但相比之下,草原上的人對黃金打造物事的喜愛還是更勝一籌的,這一愛好也是由來已久。
趙武靈王二十五年,此時的趙國,已經實行胡服騎射戰略多年,但是國內反對這一國策的人依然不少。
恰逢此時趙武靈王準備給王子趙何選擇一位師傅。
他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籠絡反對大臣的機會,而多次反對他的周袑進入了眼簾。
於是他頒下詔令,請周袑擔任太傅,並特別強調要用胡服騎射這一立國章程來教導王子。
但是,周袑拒絕了這一任命,說自己才具不足,請趙武靈王另選賢能。
可趙武靈王哪裡會放棄這個機會,他重申了的自己請求。
不得已之下,周袑感嘆說:“雖然國中還沒有完全理解大王要實行胡服騎射的意圖,但是我畢竟是大王的臣子。大王一再要求,我又怎麼能夠推辭呢。”
於是,周袑接下了教導王子的重任。而趙武靈王,鄭重地將胡服賜給周袑。
後來,他又在言語上對周袑進行了一番勉勵。
也許是為了再次強調自己的意圖,他又賜予周袑胡服,以及胡人款式的腰帶、用黃金做成的帶鉤等等物事。
趙武靈王賜予的服飾之中,為何還特別有黃金做成的帶鉤一款呢?
原來,黃金是草原民族所喜愛之物。
在草原上,這早就是流行之物,不僅如此,這還是身份的象徵呢。趙武靈王要學胡服騎射,當然得學全套了。
更何況,那些胡人帶鉤之上,可還有著動物的紋樣,有的若雄鷹展翅,有的如獅虎爭鋒,正可用來激起人們的爭勝之心,倒也符合趙武靈王強兵的期許。
後來匈奴又鑄造過很多黃金物品,匈奴單于的狼噬牛金牌飾就是其中一個,
器形似起伏的山巒,在一片茂密的灌木林中,一頭牛緩步穿行其中。
突然被藏匿在枝葉後的一匹狼咬住了後腿,毫無防備的牛前腿彎曲,低頭做掙扎狀。整個畫面充分表現出狼的狡詐和牛的無奈。靜謐繁茂的樹林,兇猛偷襲的野狼和拼命掙扎的牛,構成了一幅動靜結合的生動畫面。牌飾層次豐富,線條流暢,工匠運用鑄、壓、錘等浮雕技藝突出圖案的立體效果,把動物之間相互搏鬥的情景表現得淋漓盡致,是草原生存法則和自然界弱肉強食的真實寫照。
金牌背部略平展,有兩個矩形橫扣,便於與衣物連綴。應該是裝飾於腰帶、衣服、手套或頭飾等物品上的一種扣飾。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匈奴人只會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只會放牧牛羊。